首届“中国恒美花都杯”全国书法大展开幕-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幻灯片

首届“中国恒美花都杯”全国书法大展开幕

2020-12-01 07:11:39  来源:新华网

  由北兰亭艺术中心、廊坊市书法家协会、恒都美业集团联合主办,河北省书法家协会、永清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支持的首届“中国恒美花都杯”全国书法大展于2020年11月28日上午十点半在京南永定河畔的恒美国际花都美术馆开幕!

  恒都美业集团董事长关振河致欢迎词

  开幕式现场

  此次开幕式在“闻风现代民乐团”音乐家们演奏的传统民族乐合奏中拉开序幕,获奖名单由本次大展的监审委员会主任申万胜宣读,中国书协副主席刘洪彪,大展评委会执行主任张旭光等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一、二、三等奖的获奖作者分批次上台领奖,一等奖创研费10万元总计10名,二等奖5万元总计20名,三等奖1万元总计40名,意在鼓励获奖书家能对书法的创作与研究投入更大的激情!在开幕舞台之上,由张旭光先生题写的“首届中国恒美花都杯”的展标被雕刻成立体大字,排成一排,每个字上覆盖一块红布,在主持人的宣布下,每位嘉宾以“掀起你的红盖头”的方式实现开幕剪彩,形式喜庆而新颖。本次大展共展出获奖作品70件,入展作品214件。大展的作品集也在开幕式现场同步首发,本次展览的作品集由乙庄主编,中国书法出版社出版,大八开,四色特种纸精印。

  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副主任张旭光致辞

  大赛评委会执行主任张旭光在开幕式致辞时满怀深情地说:这个展览最大的看点是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获奖作品中,小篆正在突破描摹的困扰,通过笔性见情性;小楷走向抒情与灵性,与纯粹的技术拉开了距离;大字唐楷逐渐冲破法的束缚,减弱前人痕迹,于自然中再现正大光明;行草书在到位前提下有了合理生发的趋势;大草现代审美下的空间组合,时间节奏,烟云气象初露端倪,而且以点线、结构到位为前提。

  颁奖现场

  这个展览希望为书法经典向现代的转换提供参考。随着时代审美的进程,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一些以技术、实用为标准的简单审美,正在为电脑、手机、人工智能所替代,书法已无可奈何却又势在必然地步入了“审美为主,实用为辅”的时代。这是个令人欣喜的转换,因为书法找到了当今作为艺术认识真理的一条通道。如果评审和展出的作品还以功夫地道而无味道,传统到位而无个人性情,面面俱到而无感染力为主流,那书法的生机也将停止了。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洪彪致辞

  这个展览还试图在评审机制上进行探索和尝试。这种探索更适应和更有利于推动书法“审美为主,实用为辅”这一时代标准的践行,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新机制在保证公平、坚持标准前提下向前迈出了新的步伐:一是在理念上坚持问题意识下的评选。即围绕“审美为主,实用为辅”的新趋势,针对当今书坛不同书体表现力、感染力不足的问题,明确各阶段的关注点,解决各阶段的问题。二是坚持艺术本体之外的包容。即对特别精彩作品中有关技术性、知识性瑕疵给予不同等级的包容,旨在为创作者松绑,因为艺术创作永远是一个遗憾的过程。三是评奖阶段评议结合,先议后评。即对获奖提名作品进行充分讨论,充分尊重评委个人意见,相互交流碰撞,包括书写内容,传统功夫,性情表达,艺术价值,书坛导向等等,利弊通透之后,评委个人独立投票。据说当一等奖投票结果出来后,全体评委面对作品热烈鼓掌、欢呼、雀跃!他们成功了!同时,这个展览高举艺术的旗帜,开拓了书法在传统到位基础上融入情感、合理生发的天地,书家在创作中获得了更多自由。但也标志着当代书家创作难度更大,天份在勤奋中拓展的路更长了。同时创作的悲欢更多,价值也更高了!

  剪彩仪式

  当天下午13点30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美术观察》杂志社主办,北兰亭、恒都美业集团承办的“中国书法当代发展与未来展望”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恒美国际花都艺术馆举办。与会专家围绕当代书法理论发展、书法创作技法与文化表达、书法研究方法、不同书体的创作现状与未来走向、书法审美的多元、中国书法的国际视野、书法创作与评审机制、书法与文化产业等议题进行热烈讨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美术观察》杂志主编牛克诚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美术观察》杂志主编牛克诚在研讨会致辞中,从主办地花乡的“花”的生长环境出发,引出此次大会的议题的出发点,即中国书法从农业文明诞生地,进入到工业文明、都市文明、城市文明以及信息文明之后,面临的生长环境,书法面临的挑战:一是当下书写和欣赏的群众基础变化,二是现代展览环境之下,强化视觉而缺失书写的内在精神涵养。三是我们的视觉感受在新的图像来源中被重新塑造。

  中央美术学院邱振中教授以为“对当代书法的一种评价”为题,提出如果对传统认识不能达到深刻的地步,继而发展出一套对当今书法的科学评价体系,我们这个时代即使出了一部崭新意义的作品,我们恐怕也认识不到。而这一切都将取决于书法的理论创新。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任平以“心智塑造与书法创作”为题,强调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加强自己的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加强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都应该成为我们现在开展书法创作当中的心智塑造的重要的部分。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洪彪从“书法大赛评选机制的思考”的角度,提出民间的、社会的评审在看书写者基本功的基础上,更看重作者的创造与想象力。

  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荣宝斋艺术总监张旭光以“中国草书的三次革命及其思考”为题,列举了王羲之、王献之、徐渭三人对中国草书发展的三次革新,以西方的印象派与中国草书比较,指出印象派绘画与草书的通感,皆是只对情感负责等观点。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刘宗超以“经典意识与现代进程”为题,对书法现代创变的问题情境,书法创变的“现代性”的表现,经典意识与现代进程的转向三个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

  《中国书法》杂志社长主编朱培尔提出“书法的发展,有待于审美能力的提升”观点。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书法研究室主任陆明君认为:书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思考这几个方面:一是对书法艺术的本体问题及本质性的认识有待于提高;二是人文精神的回归依然任重道远;三是当代书法精神的追寻与正大气象的呼唤。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厚祥,以古今书家对比研究,指出古今书法区别的最大是技术层面,而不是字外功。字外功不止在于文学功底、诗词等观点。

  荣宝斋书法院院长王登科以“当代性:书法传统的消解及其意义”为题,指出中国文字的演变书写去繁就简的历史,以及宋代文化是“世俗化”的重要特征。

  《中华书画家》副总编辑、中国书协理事张公者指出:风格是艺术史衡量与取舍艺术家与及其作品的第一标准。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叶培贵围绕“意义”与“可能”,提出书法离不开生活、历史和生活,对于书法艺术的创造和创新提供的赞助等观点。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教授李洪智提出以“古不乖时,未来可期”的态度,面对当代的书法现状以及未来。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创作部主任陈海良提出“审美缺失与观念误区”,指出书写的不真实、创造力不足,是当今书法的主要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学术部主任肖文飞以“书法审视的当代变化”为题,从当代与传统书法的对比分析入手,提出书法在当代对我们书法家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要从宏大的立场上对书法艺术进行关照。

  荣宝斋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崔伟提出“天人合一——书法最高境界追求路径探析”,以《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作为探索的途径,因为道、德、仁、艺四个方面对应了天、人、书,即道与天对应,德和仁与人对应,艺与书对应。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乙庄研讨会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乙庄以“书法创作内驱力——观中国恒美花都杯全国书法大赛”为题,对首届中国恒美花都杯全国书法大赛展览的评审机制、作品内容、书体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数据分析与总结。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啸东以“从‘移步不换形’‘预流说’到‘学津讨原’——当代书法发展与展望摭遗”为题,倡导从尊重古典、关注文献版本、借鉴出土简帛等新材料的角度,重新思考“崇古”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为当代书法的发展探寻新的思路。

  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傅强以“书写的五格‘常’‘变’”为题,总结立于情绪之变,既是立于对个性的尊重,多元的创作格局,能否发展成为一人既是一元,这是个性发展的目标,也是艺术发展的精神指向。

  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网信处副处长、博士李宁以“艺文兼备”的误读为题,指出文是手段,是为了提升艺,其目的是在于艺的提升,而非对于艺的抑制,两者并不矛盾。

  本次研讨会站在文化强国战略的高度,探讨书法如何实现从经典向现代的转换、为时代服务、并走向未来。诸位参会专家从结合当下书法理论发展、书法创作的问题,热情讨论,引发观众的深度思考,此次研讨会将为书法的未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据统计,现场上百名书法作者、媒体朋友听取了学术报告。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合影

  据悉“中国恒美花都杯”全国书法大展将两年一届的连续举办下去,这必然为社会力量举办书法展览、学术活动提供更加广阔的探索空间,中国书法艺术顺应时代、服务时代的活力与价值也将奔腾澎湃地释放出来!

编辑:陈莉辉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