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书画

行业动态聚焦图

画像瓦当艺术及拓片题跋

2020-08-28 09:38:44  来源:江西日报

  《千秋万岁》瓦当题跋

  古饕餮纹砖题跋

     □ 杨 剑

  古代画像石、画像砖是雕刻在建筑砖石上的绘画艺术品,起源于汉代,展现了古代的生产生活场景,注重对景、物、人的描绘和刻画。古代画像构图饱满,画面简洁,较少留白,这也是画像的显著特点。古代画像在雕刻技法上有阴线雕刻、浅浮雕两种,线刻细腻真切,浅浮雕古拙奔放,以形写神,不求浮华,凝重浑厚,简约真切,构图饱满,大胆想象,寓形寄意,以求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多彩的生活生产场景,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对历代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的部分。在瓦当这一小小的图形空间内,古代中国匠师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天地,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汉代瓦当是在秦代瓦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与秦瓦当相比,汉代瓦当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更加丰富,制作也日趋规整,纹饰图案井然有序。汉瓦当以“延年益寿”“长生无极”“长乐未央”“宫宜子孙”“千秋万岁”“长毋相忘”等吉祥语作为主体内容,动物纹样以采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为主,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信仰和祈福传统。在瓦当圆面范围内,尽量体现形体的伸展力度,神态性格明显,偶尔间以文字,丰富多彩,是一种艺术性极强的装饰雕刻作品。

  在画像砖石、瓦当的拓片上进行题跋,是历代文人之雅好。

  所谓“题”,即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前面的文字;“跋”,是写在其后面的文字。在画像砖石、瓦当拓片或书画上的题字,统称为“题跋”。题跋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

  题跋始于什么时候?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唐昭宗幸华州,登齐云楼,西北顾望京师,作《菩萨蛮辞》三章,其卒章云:‘野烟生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 今此辞墨本犹在陕州一佛寺中,纸札甚草草。予顷年过陕,曾一见之。后人题跋多盈巨轴矣。” 清代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仪徵相国既得《华山碑》四明本,又见长垣、华阴二本,因取三本所有题跋,编次成帙。” 可见早在宋代就已开题跋先河,元明以降直至清代已成风气,成为文人墨客、书画家的又一个创作载体。

  如今,书家文人在古代画像砖和汉瓦当拓片上题跋已蔚然成风,各家各式,各式各范,尽显个人手段,出版集子,举办展览,热闹非凡。题跋内容或品评鉴赏,或考据事由,或畅论艺术,或记载事件,或记录思想,或借题发挥;题跋风格或文词典雅,或信马由缰,不一而足。

  有人问,题跋有什么讲究?笔者以为,只要内容题写得体,合乎所题拓片章法,使之更具文化性,以此拓展了欣赏空间,都是可以的。切忌为题而题,无病呻吟,倘若毫无内涵的文字写得满满当当,又长又臭,则是多此一举。

  至于题跋书体,切不可面面俱到,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而是宜用自己所擅长书体,或篆或隶,或楷或行,诸体结合,灵活运用,随势赋形,生动活泼,与画像石和汉瓦当拓片相得益彰,既为厚重的历史文化增添新的文化内涵,又带给欣赏者多重审美享受,方不失为一幅成功的题跋作品。

  (配图为作者题跋作品)

编辑:杨林

企业丹青更多>>

艺术领域更多>>

展览热点更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