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史上的白银中国风-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幻灯图

外贸史上的白银中国风

2017-11-14 09:35:14  来源:人民网

  广受青睐的银器中国风

  中国外销银器采用中国传统银器制作手艺,以西式器型为主,中式纹饰为辅,主要用于出口海外。许多银器上刻有主人的姓名缩写、族徽(纹章),体现了这些银器的贵重程度和丰富内涵。

  18世纪下半叶之前,中国外销银器的遗存数量较少,以美国皮博迪·艾赛克斯博物馆(Peabody Essex Museum)的六棱壶以及俄罗斯埃尔米塔日博物馆Hermitage Museum)的两套共33件的花丝梳妆用具为代表。此时的外销银器尚未形成一致的风格特征,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还不能归于外销银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以广州十三行产品为代表的中国外销银器大量出现,其器形与纹饰以西洋风格为主,属于依样仿制性质,其中尚有少量中国纹饰的实物,但比例较低。

  19世纪中后期西方大国的工业化进程达到了新阶段,机械化电气化时代揭开了帷幕。美英大厂生产的廉价的机制银器蚕食着手工作坊的阵地,中国金银价格也向国际靠拢,材料和人工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在技术落后的国家中,民族特色无一例外地会成为最后的撒手锏,此时又正值西方传统风格走下坡路,审美需求多样化,新潮流迭出,进入争奇斗艳的工艺美术新时代。中国银匠运用传统技术制造外销银器,结合龙凤、戏曲故事、人物风景、梅兰竹菊、鸟雀、松鹤、八仙、“福寿”字等中式纹饰,带给西方社会匠心独运的东方风情和华夏文明,中国题材的外销银器成为市场上的一股清风。晚清外销银器运用锤揲、錾刻、贴焊、镂空、累丝、鎏金、银胎珐琅、模压、镶嵌等传统工艺,器物造型纹饰极具立体感和真实感,以其鲜明的艺术魅力展示着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是中国金银工艺的巅峰之作。此外,中国银匠还在器型设计上借鉴紫砂壶的造型,制造出融精致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纯中国风器物,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东方古国的古典优雅和唯美艺术。相较于西方本土银器,中国外销银器物美价廉,又巧妙地将中西元素合二为一,因而深受西方人青睐。

  外销银器的款识与包装销售

  由于当时的贸易对象主要是英国人,大部分外销银器输出地是英国和英属印度,因此早期多数商行都在这类产品上铸刻伦敦伪标。这种伪标在19世纪上半叶最为流行,到19世纪60年代被基本弃用,取而代之的是独立的中式银标体系,包括“中文银楼款”和“英文外销款”。“中文银楼款”的主要元素:上部横书地名(例如:九江、成都、 天津等)+中间竖书银楼名称(例如:涂茂兴、丽生、黄球记等)+下部书牌记(例如:葵记、裕记、德记等)+中文成色标记(例如:足纹、足银、纹银等)+批次字或密字。“英文外销款”的主要元素:出口商或公司名称(通常为英文缩写或全称)+银器作坊名或银匠代号(通常为中文标识)+成色标记(通常为90,或是silver,sterling);在不同的时期,银器款识时有变化,或缺少部分元素,或增加额外元素。

  外销银器款识中有一类是银器的成色标识。从19世纪70年代(或稍晚)开始,广州、香港和上海外销银楼普遍采用两位阿拉伯数字成色,其中以“90”为最多,“85”次之,“88”“95”“97”也有出现。三位阿拉伯数字成色不多见,常见的是“935”,少量“850”。英文描述“SILVER”“STERLING”也常常看到,“PURE SILVER”较少。带百分号的成色标识,如“90%”也能看到。所有这些成色标识的字体没有任何规定,除英文字母以大写为主以外其余都非常随意。

  中国外销银器包装精美,颇具中国特色。大件银器常用木盒包装,内用纸板制作与器物外形贴合的凹槽充分固定器物,有的衬上光滑单色丝绸,以衬托银器之华贵。一些木盒犹如漆器,外部涂深色漆,并用金漆或其他浅色漆描绘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图画。小件器物常用纸板做盒芯,外包织锦丝绸,秀美华丽。十三行时期的广州,外销银器集中在商馆区内销售,以门市零售的方式为主,兼有定制批发。店铺仅出售货品,并不在店内制作,制作在其他地方完成。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全国银楼,除粤人开设的洋装(指西洋造型)金银首饰店外,其他银楼以前店后厂为主,制售一体。

  美国商人蒂芙妮(Tiffany)在其日记中提及他参观靖远街一间银器店的情况,这段记载说明当时十三行商馆区银器店的银器工艺精湛且价格低廉,有很多西方人在此订购银器:“店铺的银匠能制造任何物品,由小小的一只盐羹到整套餐具,都能制造出优美的效果。他会给水壶内部镀金,或者用很短的时间就能按照西方商人的要求制作特定风格的叉子。这里的银器十分精细出色,而价格则很低廉。这些银器本质上的价值可和欧洲同样物品比美。店里的花丝提篮和名片盒似乎是这些银匠的得意之作。在中国订购一套华丽精彩的银器比其他任何国家都便宜,许多欧洲人士通过‘大班’来订购银器。”

  中国外销银器所蕴含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们是旧中国开拓海外贸易的见证,是近代世界丰富多彩社会生活的纪念,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实物载体。

1 2 共2页

编辑:张欢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