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年画的别样魅力-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公开课

探索年画的别样魅力

2020-05-12 09:39:24  来源:杭州日报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是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产生和发展的。它的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刻印绘制年画的作坊几乎遍布各地。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版水印制作。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具有代表性的有天津的杨柳青年画、四川的绵竹年画、河南开封朱仙镇年画、山东雄坊杨家埠年画和苏州桃花坞年画等。

  我国民间年画在唐代雕版印刷术出现后得到发展与普及,到了宋代日益丰富多彩,扩大到表现吉祥美好的事物和生活景象的木版画。如庆祝新年、村田乐及美女、娃娃之类。至明清之际,民间年画展现出极为繁荣的盛况,特别是雕版印刷中套色版技术的成熟,给年画发展、印刷、销售都创造出有利条件。这时年画的题材更加多样,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大量的戏曲人物、小说故事、现实风情、山水花鸟等。在表现形式上也更加丰实,由原来的工笔重彩发展为全部刻印或半印半绘。有的画面造型写实逼真,有的则极富装饰性。有的精细,有的粗糙。画店作坊不断涌现,销售市场不断扩大。清末和民国时期,外寇入侵,经济衰弱,社会的不安定局面造成传统年画出现衰退。与此同时,却有一些新的题材和样式的作品应运而生。此外,由于西画的传入和商业发展的需要,又出现了一种把国画工笔重彩与西洋擦炭水彩结合起来的形式“月份牌”年画。

  民间年画的构图大都于饱满匀称中追求变化,主次分明,层次井然,不留过多的空白。同时,在色彩的运用上因生产的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北方年画色调浓艳强烈,多用红、绿、黄、蓝、紫色;南方年画在鲜艳中追求柔丽调和,善于运用粉绿、粉蓝、粉红等色彩,与江南地区瓦灰墙白、明净秀丽的景色颇为相融。年画中也有运用大片黑色、墨线和强烈鲜艳的色彩达到调和对比作用的。在表现形式上,年画取民间绘画表现手法,或结合传统图案,或吸收文人绘画甚至西方绘画之长,利用木版印刷技术,创立了特定的样式和体裁。民间年画中常以松鹤延年、寿比南山象征长寿;石榴、西瓜皆多籽,故在年画中出现石榴开百子、掰瓜露子形象用来表现多子的愿望;鸳鸯在鸟类中雌雄永不分离,年画中将其喻为爱情的美满坚贞,用梅花五瓣寓意五福等。

  从年画的产生来看,它首先是作为一种自然崇拜的物化,随后是作为人格神的具体表现而形成的,此后它又作为人们辟邪意识和愿望的反映。年画中的艺术形象力求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更鲜明、生动、传神,王要强调人物形象的“精气、神”,其形象常运用大胆夸张甚至变形的手法。(苏飞柏)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 衍生品

    文创人寻找灵感的乐土(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