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亨颐爨体书风特点-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公开课

经亨颐爨体书风特点

2020-05-29 08:26:24  来源:杭州日报

  原标题:经亨颐爨体书风特点及受其楷书的影响

        经亨颐(1877-1938),西泠印社早期社员。近代教育家、书画家。字子渊,号石禅、临渊居士,晚号颐渊、颐公等。浙江上虞人。早年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浙江省教育会会长、上虞(白马湖)私立春晖中学校长等职。晚年涉足政坛,同时在海上发起“寒之友社”,寄情金石书画。

  颐渊传世书作以对联为主,其特色是内容、款识皆用爨碑书体为之,且题画字亦是如此,笔者称之为大、小爨体字。二者风格极为相似,因此笔者在本章中结合讨论而不分开。且下文所用颐渊爨字图片皆来自有出处的图录,笔者将颐渊爨体字样与“二爨”原拓碑版图像一并建立了数据库,在图片未失真的情况下进行技术处理,制作成图,从而便于观察和对比。

  颐渊临习《爨宝子碑》三十余年,最为得其神髓。其有体会如下:

  初临此碑,最难着笔者并列四点,有等边三角,任何笔法终不克肖。临碑不宜执,徒求形似,究非作书正轨。或有所谓圆笔,如近代刘(墉)、何(绍基)从之者众,余则反其道为方笔而已,自此入其窠臼,涂抹楮墨,不知几何。

  颐渊书字多用篆隶笔法,且能深得爨碑质朴厚重之意蕴。其言“任何笔法终不克肖。临碑不宜执,徒求形似,究非作书正轨”,强调自然的书写状态,即率真的表现手法,若有意做作,并非写字之本意。篆为圆笔,隶为方笔,且篆书以中锋为主,运笔虚和,故能圆劲;隶书兼用侧锋,奋笔斩斫,故能沉劲。笔者认为颐渊横画多用隶笔,也因此颐渊“反其道为方笔”,以汉篆之笔参隶意为之,“自此入其窠臼,涂抹楮墨,不知几何”。

  笔者共统计163个可见于《爨宝子碑》传世拓本的颐渊爨体字样,现选取其中一部分对比分析如下:

  《爨宝子碑》特别强调三角点和折弯处圭角成方,横画两端的“雁尾”,方而锋芒外露,并保持着浓重的隶书方笔意味,且结字正欹开合互用,字体重心常常变化多端;而颐渊为之一变,将重心居于字的中间,且很多字形被不同程度的拉长,如“宝”“薄”“常”“年”“归”等字,在横画上有不用程度地向右下倾斜,形成左高右低的险势,体态自然疏放,横画略有波碟意味,显得含蓄内敛。

  《爨宝子碑》原字大多一高一低,或者撇长捺短,或者撇直捺曲,或者撇圆捺方,几乎都不对称;而颐渊也反其道为之,将空间平均分割表现得非常明显,在撇捺处理成与上下空间分割均匀的两短画,使得整个字形更加高古。且点画之间的留白,可看出颐渊在结构上有意识的去平均和对称化,使其的爨字在体态上比原碑更显得宽博。

  颐渊1936年为《陈师曾遗画集》亲笔作序,则是典型的小字爨体书风。其字上下呼应自然,左右间距疏朗,有贯通之感和清健气息,洁净超然,一派空灵的境界,书卷之气浓郁。颐渊将《爨宝子碑》的神韵,转化为碑学意蕴,虽然其中似乎隐含了颜字的“苍逸”碑味,但总体旨归应该是表现出其碑派书法复追魏晋神韵的“庙堂之气”“书卷之气”。(胡镇,本文摘录自《西泠艺丛》总第63期“经亨颐研究”专题,《浑穆苍劲,真气横溢——经亨颐爨体书风及篆刻风格析论》)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 衍生品

    文创人寻找灵感的乐土(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