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中“精神之往来”-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公开课

中国画中“精神之往来”

2020-06-11 08:22:49  来源:中国文化报

  “神”的含义在《说文解字》中有:“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在此已有人、神的某种联系。《新华字典》中有关“神”的词组有:神仙、神秘、神话、神勇、劳神、神圣、神速、神色、神采、精神……古代哲学著作又何尝不是对“神”有各种的阐述和观点呢,例如《周礼》中有“以祀天神”,《大戴礼记》中有“阳之精气曰神”,《周易》中有“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等。在中国画的理论观念中,也有经典的论述与鲜明的精神理念,如顾恺之的“以形写神”“悟对通神”“传神阿睹”,南朝宗炳《画山水序》中“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而有趣灵”“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神之所畅,孰有先焉”“应会感神,神超理得”等,正是中国画中“精神之往来”最为经典的思想和论述。

清秘阁墨竹图(国画) 139×61.1厘米 柯九思 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

  人品与艺品息息相关。“品”乃君子之品,中国的艺术是君子的艺术,立足在君子,从创作者本身的评判,可知其作品是否具有相同的气质,这也是中国画“神”的本质所在。

  古人在生活中很重视体验和感悟,与天相和,与地相合,精神往来,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把这种体验表现在作品中,真正做到天人合一,迁想妙得。艺术有“真、善、美”,而人亦有“真、善、美”,不断地修炼、体悟,做到充实内美,虚实相结合,虚即是实,实即是虚,随处都是精神往来体验、感悟之体现。这正如《庄子》中:“解衣磅礴”“真画者”。

  中国画强调作品的内在美,而反映到创作者身上要求也是一样的,它要求创作者做一个真人、有智慧的人,一个境界崇高的人;而中国画中表现的技巧是外在的美,体现在一个人的文化学识和修养上,这正是与古人、与万物精神往来的必备条件。把万物的精神、对万物的灵感和体验变为自己的精神,假如没有精神、没有安静的体会和感受是不行的。

  画家应该有不同于别人的天地万物间自己可画的东西,意与古会,又有自己的风格面目。书画同源,书法亦是如此,作品中应该表现出强烈的个人精神、家国精神和时代精神。只要胸中有丘壑,有山水,有对国家、民族、人民的情怀,就可以随心所欲,通过双手把它们呈现出来。山、水给人美的感受,给人以智慧、仁爱、善良、胸怀、力量。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有这样的情怀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把这些融入到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作品的力量、感染力才会更具有穿透力,更有品味。又如在复古主义思潮下,元代文人画所求的境界“万物静观自得”,心灵处于“静照”的状态,是一切皆空、没有挂碍、与世隔绝的心灵写照,如在画境之中。线条的凝练、简约,墨法的应用,准确精致的造型,都充分表达了各自空灵而又充实的气质,此时的生命状态,才是自己与万物对话、精神往来一直所要追求的,让人可敬可叹。

  人生短短几十年,心境却可以非常广大,中国画以及其他艺术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在学习古代经典作品时,体会作者与万物的精神,体验和感悟方可深入认识作品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境界。(吴晓杰)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 衍生品

    文创人寻找灵感的乐土(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