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丹青抒写内心情怀(组图)-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展览热点

翰墨丹青抒写内心情怀(组图)

“祖国颂——樵夫书画艺术作品展”近日展出

2020-06-17 09:39:34  来源:杭州日报

  杭州日报 记者 孙乐怡

  6月10日—17日,“祖国颂——樵夫书画艺术作品展”在浙江台州书画院展出。展览展出杭州籍书法家樵夫最新创作的书画作品百余件,他将自己内心的所感所想一一呈现,以不同的艺术面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

  与书画结缘 徜徉艺术海洋

  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樵夫自幼喜爱书画,其外祖父为晚清著名书法家吴淦。幼年时,樵夫与家人寄居杭州水福庵,姑父姑母每日教他握笔、习字、读帖,自幼的耳濡目染让他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书法也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书的道路上,习帖必不可缺。樵夫认为,帖是习者路上的灯塔,而不是最终的彼岸。“在书法的学习上,不能脱离古人、盲目跟风,对传统一定要全面的了解,临帖也是为了能更好地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与书法相伴的六十多年里,无论是工作之余还是退休后的时间,樵夫始终坚持习字,并渐渐形成了与其本性相契的独特风格。在他看来,书法创作在追求美感、给人们以愉悦的同时,还应做到不刻意、不率性、不油滑。“书法之美,蕴含在作品的法度与布局,通常体现于章法、笔法、墨法、心法等。”从简碑到宣纸创作的书法转换,可以看出樵夫的深厚功力和独特审美。其书法承袭了楚简汉碑的神韵,并融入当代审美,他在结体上亦诸多用心,求新思变。在他的作品中,同一字结体常常极尽多样,变化无穷。

  除了书法,樵夫的绘画也有一番自我风格,其画作不张扬、不造作,以一派自然从容的姿态,给观赏者心旷神怡的意境。他用笔墨在宣纸上天马行空地泼洒着创意,画作意蕴深远,用色清旷雅致,在作品中展现他的人生哲理——心情如水、宁静淡泊。樵夫说,“不管是学书还是学画,任何行业都要做到心静。其次要热爱,只有喜欢才能坚持。第三则是要专研、心无旁骛。”在他看来,能够去除做作,回归天然的字才算好字,落尽繁华,体物近人的艺术才是好的艺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樵夫一直尽力使它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得到体现。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勇立潮头

毛泽东诗词 沁园春·长沙

乡恋

  笔墨当随时代 谱写祖国颂歌

  本次展览为樵夫的个人作品展览。据他本人介绍,书画展由四大板块组合而成。一是毛泽东诗词。樵夫领悟毛泽东诗词指点江山、雄视古今,诗境瑰丽、大气磅礴的特征,其书写尽显汪洋恣肆、挥洒自如。二是习总书记金句。创作哲理、意趣与内涵,其书法意境给人以高远感、穿透感、亲切感。三是王阳明诗文。樵夫抓住其思辨独特、哲理深邃,承前启后、鉴往知来的特征,竭力呈现厚重古朴、简约典雅之风范。四是以抗击疫情为主题创作的诗词作品,通过诗篇来书写感人故事,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陈崎嵘说,本次展览如同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凝聚力量,激励人心。“樵夫对国与家、古与今、新与旧、时与运的体验和认知是深刻而独特的,对祖国、文化的敬和爱更是真挚而理性的。他将识与悟、敬与爱倾注于点钩撇捺的线条之中,融化进浓浓淡淡的墨痕之间。”

  在原浙江省博物馆书画部主任、研究馆员赵幼强看来,此次展览实现了内容与主题的高度统一,樵夫用书画艺术载体来颂扬中华传统文化,这不仅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美的享受。

  长期从事美术教育的画家叶向阳认为,“樵夫在作品创作中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思想,这是难能可贵的。笔墨当随时代,书法与诗词形式相结合,体现出其真正的含义,也让作品更具有生命力。”

  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使者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樵夫看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的国粹和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书画艺术,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彩展现。近年来,樵夫始终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弘扬,他在国内外举办了多个个展:在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杭州画院美术馆、杭州湘湖美术馆、宁波美术馆举办“汉墨楚韵樵夫先生书法作品展”;在雪窦寺摩尼殿、余姚市博物馆、普陀山书画院等地举办“汉墨楚韵樵夫佛教书法展”等。其作品先后在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多国展出,得到伯克利大学东亚图书馆与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的关注与收藏。此外,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历代高僧大德开悟诗百首》和《道德经》等作品集。

  作为较早“走出去”的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樵夫在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身体力行,默默耕耘。不断追求和创造艺术和心灵的真善美,并将真善美通过笔墨呈现传达给每一个人,这是他自始至终都极力追求并践行的目标。樵夫表示,在新时代下,艺术家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艺术载体,做沟通东西方艺术的文化使者,搭建起东西方艺术交流的友好桥梁。他认为,文字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不断孕育出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他也希望通过书法的研习,进一步展示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让世界人民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字的魅力,继而产生探究中国文化的兴趣,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促进文化的融合与互鉴。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 衍生品

    文创人寻找灵感的乐土(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