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传承:一生一事-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职工艺术

匠心传承:一生一事

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次仁多杰

2018-08-01 09:43:21  来源:西藏日报

  西藏尼木有“三绝”,分别是吞巴藏香、普松雕刻和雪拉藏纸。尼木县民族手工艺园藏纸厂内有“一匠”,他就是藏族造纸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次仁多杰。

  自7岁起开始学习藏纸制作技艺,次仁多杰制作藏纸的脚步便从未停歇过。即使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价格低廉的机制纸品大量涌入冲击传统藏纸市场,藏纸处于生产停滞状态的那段时间,次仁多杰也默默地传承着雪拉藏纸的制作技艺。一生几乎都奉献给了藏纸的他认为制作藏纸这门手艺是父辈们传下来的,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发扬下去。

  直到1988年,次仁多杰和雪拉藏纸迎来了命运的大转折——为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修复古籍提供藏纸。当年,始终坚持使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藏纸、传承雪拉藏纸的造纸人几乎只剩次仁多杰一人,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几经周折才找到他,与他签订了长达18年的藏纸供应合同。正是这一纸合同,让次仁多杰传承、发扬雪拉藏纸制作技艺的信心更加坚定起来。

  年近古稀的次仁多杰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布满老茧,关节粗大的双手却诉说着他为藏纸技艺的付出。书写了字迹的雪拉藏纸即使浸水,揉出水分后,纸不烂、墨如新。次仁多杰的一颗“匠心”,正如同雪拉藏纸一般,坚韧且始终如初。

  从原料采集到最后晒干揭纸,次仁多杰的小厂一个月只能制作出90多张139cm×97cm大小的藏纸。由于狼毒草是生长年限较长的特色资源,为了让藏纸产量和狼毒草的生长速度相互“平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次仁多杰放弃了增加产量、提高收入的机会。 次仁多杰介绍说,他也曾尝试使用机械代替原来制作藏纸过程中手工捶打和打浆工序,但发现使用机器做出来的藏纸韧性很差,遇水一戳就破。最终,他放弃了这种省时省力的做法。

  “过去,西藏有很多藏纸生产地,产品遍布西藏。目前,只剩尼木县雪拉村还保存着完整的藏纸手工制作技艺。”次仁多杰说道。2009年,次仁多杰当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今年,他又被西藏自治区总工会评为首批“西藏工匠”,次仁多杰深感传承藏纸制作工艺的责任和重担。

  在这位藏纸工匠的心中,日夜思量着如何让这项手工艺永久流传、造福一方。为了适应旅游市场,次仁多杰做起了文创产品。他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装饰纸,这种纸分为两层,中间夹着鲜花、树叶、青草等自然植物,每张纸都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编辑:李茜茜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