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身毒道“活化石”-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职工艺术

蜀身毒道“活化石”

荥经黑砂冀望如陶瓷复兴

2018-08-07 08:28:48  来源:华西都市报

砂器非遗传人曾庆红给德国顾客制作的茶壶。

  时光之叹,南丝路与黑砂器 俱从辉煌到没落

  说到黑砂器,便绕不开蜀身毒道。

  2004年,国宝级摩崖石刻——《何君阁道碑》的发现,让国内外不少专家重新审视蜀身毒道,也让荥经这个雅安市的小县城再受关注。

  7月25日,雅西高速上,私家车、货车来往不息。记者沿蜿蜒的相岭河一路向上,找到了隐于山林的安靖乡:木制瓦房,雕花门窗,这里还保留着部分明清时期的建筑。

  “这是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大通桥。”荥经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管雄指着对岸的民居说,古时候这里还有驿站,往来于南北的商人、马帮必经过这里,热闹的场景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中叶。

  而据史料记载,大通桥是明朝洪武年间,朝廷派兵平定云南叛乱时初建,后被洪水冲毁,便由木桥重修成石板桥。值得注意的是,据传该桥每块石板重达10余吨——在当时条件下如何建桥,至今仍是个谜。

  “小时候看到背夫、马帮把茶包、砂器运出去,又从外面运回盐等物品。”74岁的村民郭垂强记得,直到汽车出现,修了更多路,这些场景便逐渐消失了。

  与蜀身毒道一样,曾与宜兴紫砂齐名,以实用著称的荥经黑砂器,也因新事物的出现而岌岌可危。“电饭煲、电水壶用起来的确方便。”曾庆红说,新电器、新材质生活用品给传统砂器带来不小的影响,“很多人转行了,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砂器,到最困难时候就只剩几家还在坚持。”

1 2 3 共3页

编辑:李茜茜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