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墙上艺术传承发扬重归大众-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职工艺术

民间艺术瑰宝传统炕围画传承人:

让墙上艺术传承发扬重归大众

2019-04-26 09:39: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炕围画俗称“炕围子”,是农村居民为防止土炕周围墙面脱落,蹭脏衣服、被褥,而在环炕的墙上涂上高约二尺的“围子。王斌田摄

  靠烧火炕取暖御寒过冬的中国北方,多数农户家里围着土炕的一圈,被五颜六色的图案修饰点缀,这种极具民俗特色的炕围画伴随了许多“80后”的童年。

  “后来家家户户住上了楼房,取暖不再用火炕,炕围画也失去了载体。”年过七旬的山西原平炕围画老艺人弓进寿曾放弃对炕围画的坚持,“画了一辈子,还是舍不得,我要让它以新的艺术形式重新走进大家生活”。

  1945年出生的弓进寿,是山西省原平市新原乡张村人,从小随父学画,幼学家承。弓进寿的父亲叫弓祥忠(1905——1995),是一辈子的炕围画艺人,曾蜚身当时的崞县画界,其师傅叫敬开,为清朝末年有名的宫廷画师,多次主持修缮彩绘北京故宫。

  炕围画俗称“炕围子”,是农村居民为防止土炕周围墙面脱落,蹭脏衣服、被褥,而在环炕的墙上涂上高约二尺的“围子”,融壁画、年画、建筑彩绘为一体,兼具实用和审美功能。在山西晋北一带十分流行,其中,以原平市最为驰名,这里的家家户户都有炕围画,该市曾有一支近千人的匠艺人队伍活跃于民间。

  炕围画作为中国最悠久的绘画形式之一,溯其渊源,可远追宋代。据《原平县志》记载:“从班村发掘的宋代墓葬壁画证实,早在北宋时期,原平的炕围画已在达官显贵的居室流行,至明末逐渐普及到广大乡村”。

  “我从17岁开始跟随父亲走东家,正式从事炕围画作业,从打底、画线、做边、画空、熬桐油,一直到完成炕围画各个技艺程序。”弓进寿在两年后便可独当一面,一直画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20多年间,他的足迹走遍原平和代县的大部分乡村。

  弓进寿回忆,画过的炕围有1000多个,走过的乡村有几百个。1970年,弓进寿在家中曾举办以炕围画为中心内容的美术培训班,前后两次招收学员和徒弟几百名,盛况斐然。

1 2 共2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