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珂《郡符帖》-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藏品分析

岳珂《郡符帖》

2017-10-12 13:22:02  来源:中国书画报

  岳珂(1183-约1242),字肃之,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抗金名将岳飞之孙。精鉴赏,工诗文,善写词。

  或许受其祖父影响,岳珂的词多抒发爱国之情,属辛弃疾一类的豪放派。在书法理论领域,岳珂也很有建树,著有《宝真斋法书赞》。该书以著录其家藏的书法作品为主,突破了鉴赏著录的单一体例,附有跋语和赞语。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称:“这些赞绝大多数是韵语,包罗了诗、骚、赋等一切文学样式,充分地显示了岳珂的文学功底和才华。”在书学主张方面,或许是家风余绪所及,岳珂评书法一贯坚持欧阳修、苏轼所推崇的人品决定书品的模式。鉴于自己祖父岳武穆被奸佞所害的切肤之痛,岳珂有着极其鲜明的是非善恶立场。他对当朝的大忠孝之人极力褒扬,对他们的书法也非常推许;但对奸邪之徒则大加痛斥,言辞之间犹能听到咬牙切齿之声。对于那些人品极差但书法很好的人,岳珂虽给予评语,但也是作为“反面教材”来对待。依此推测,岳珂的书法作品应该是中规中矩、端正严谨、一副正襟危坐的姿态。事实也正是如此,《郡符帖》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岳珂《郡符帖》,故宫博物院藏

  这里赏鉴的岳珂《郡符帖》,纸本,楷书,纵30.3厘米,横49.5厘米,共19行,每行字数不等,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件书法作品整体风格一看便知是取自唐人颜真卿。除了颜字在宋代成为印刷体母本而被广泛传播外,颜真卿的人格魅力应该是岳珂取法的主要原因。此帖用笔严谨,轻重分明,点画清晰,一丝不苟,前后书写一致。我们可以猜想,岳珂在下笔时胸中常有一种正气凛然之感,所以他的用笔特别强调提按,仿佛不突出提按就难以表达其心中那股正气。但是这样做使得点画的形态和质感出现了一点问题:

  首先,点画中段显得有些轻飘,特别是一些非常细的横画中段多是一滑而过。这是因为岳珂书写时过分强调提按,注意力集中在点画的两端而忽视了中段。清包世臣把这种现象称为“中怯”。纠正“中怯”的方法就是要用写碑的中锋逆行。另外,此帖中点画的转折处经常会呈现向上高高隆起的“垫肩”。这种结字一旦形成定式,则必然影响全篇的格调。

  其次,从此帖中的单个字结体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重心不稳、各部分比例失调等。但整体来看,作品还算比较协调。原因就在于岳珂采用了竖有列、横无行的章法。这样一些比例失调的字就可以通过灵活调整字形大小来达到和谐的样式。而且上下字之间偶尔运用一些穿插,也加强了前后字之间的统一,而不是给人松散的感觉。此帖虽然是工整的楷书,但并不显得那么死板。试想一下,如果此帖的章法用打界格的方式来安排的话,很多弊病就会立刻凸显出来了。这也是岳珂此作的一个成功之处。

  另外,我们仔细观察《郡符帖》,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岳珂在书写时的态度应是毕恭毕敬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涉及到宋代一个比较独特的书信形制——札子。札子是北宋时期开始出现的一种公文形式,到南宋时达到鼎盛,元代也被广泛运用,明代以后因其“繁文缛节”而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札子的主要用途有两个:一是用于下级上奏或向长官进言、议事;二是用于上级发布指令或下发公文。北宋时札子主要是公用,而到了南宋时出现了公文札子与私人信件合二为一的情况,甚至有的则直接演化为文人之间的私信。南宋时期札子的特点是形制完备,多提行书写,并且札尾一般必具全称——名曰“具全衔”。从艺术角度来看,南宋时期的札子章法多错落且有变化,但是书写多用端正稳重的楷书或行书以示尊敬,所以会显得拘谨且缺乏灵气。

  综上所述,岳珂《郡符帖》是比较典型的南宋札子形制。从札中受书人的官职及札尾岳珂的官职全称来看,此帖属于公文形式的札子,所以作者才会用工整、端严的楷书来书写,书风拘谨也就不可避免了。或许这也是人们更愿意把这类作品当作文献而不是艺术作品来看待的原因吧。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