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铜鎏金带饰 凸显民族特色 -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藏品分析

辽代铜鎏金带饰 凸显民族特色

2018-08-28 09:35:46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辽代铜鎏金带饰

  腰带对于现代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不仅是衣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能起到装饰作用。然而在古代,腰带还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腰带是从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中演变过来的,最早不是用来系衣服的,而是佩戴或是悬挂生活物件的,例如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会悬挂打火石、烟袋等。我今天带来的就是古代少数民族使用的带饰,可惜不是全套,是几个组成部件,希望和藏家们一起分享。”收藏爱好者陈先生介绍。

  收藏爱好者赵先生:根据带饰的纹饰、材质来判断这是辽代的带饰,工艺则采用了铜鎏金。用来束腰的带子,我们现在称之为裤带。

  收藏爱好者周先生:这样的鎏金带饰也叫做蹀躞带,它是盛行于辽代契丹贵族和官员用的一种腰带,是用传统的失蜡铸造方法,还有鎏金工艺铸出来的。

  收藏爱好者张先生:蹀躞带除实用、装饰之外,在官服中代表不同的等级,三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用玉带,是最高等级。蹀躞带上装饰的质料和数目的多少,表示服用者身份的高低。带板既然是等级的象征,也成为赐物。

  王文秀(内蒙古收藏家协会副主席):这是辽代铜鎏金带饰,有着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由于不是全套只是几个组成部件,影响了收藏价值。据记载,蹀躞带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由胡人骑士传入内地。最初的装饰部位主要在腹前正中腰带两端的连接处,重点是带钩,既有玉质带钩,也有铜质带钩。带钩的造型由于时代的不同和地区的差异,也有许多明显变化。有的做成棒形,有的做成耜形,有的做成兽形,有的做成鸟形,有的做成人形,有的做成龙形,另外还有琴形、匙形及琵琶形等。

  南北朝以后演变为革鞓上只缀方型带銙的玉带。隋唐时期玉带被定制为官服专用。唐宋时期玉带就已经盛行。唐代曾有朝廷定制,规定有“大带制度”,以带上的装饰品质地和数量区别官品等级。一品官以下佩带刀子和火石,文武三品官以上佩玉带,四、五品官佩金带,六、七品官佩银带。那时的玉带大多是双鞓、双扣、双铊尾的。通常,革鞓上面套有锦缎带套,带銙即玉带板缀在带套上。带銙的数量多少取决于官员的级别地位。(李娟)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