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的“丑”“俗”之辨-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公开课

当代书法的“丑”“俗”之辨

2018-08-17 09:17:26  来源:中国文化报

  厘清丑俗的审美底线

  当代所谓“丑书”意在突出视觉效果,有的非书非画、难以识别,有的抛弃文意、只讲构成,有的不作正局、追求奇险,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作为一类书风显然被书法批评赋予了新的含义。之所以造成审美的“背反”现象,其本质原因在于部分“丑书”突破了传统书法的边界。

  笔者以为,考察书法的边界仍然要从书法的审美精神和文化特性这一本体属性出发。基于此,书法艺术应当具备两个特性:一是“文意性”,二是“书写性”。“文意性”在书法艺术中有两个含义:一是基于方块字“不象形的象形性”特征,可以创造有生命意味之象,二是书写者利用文字的表意性传达情意心志。唐代张怀瓘评书称“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所谓“一字见心”正是书法文意性的体现。“书写性”的含义包括一次性的书写,不做作、不填描,有次序的书写,讲究先后顺序,讲究起承转合,体现心迹情志,追求自然表达,拒绝刻意而为。

  笔者之所以强调书法艺术上述两个特性,意义在于它给我们划定了传统书法与非书法的边界。所以,那种舍弃汉字的文意,改变书写工具的自然属性,把汉字作为单纯的形式载体刻意进行的组合或拆解以及发泄式的涂抹,等等,可以是抽象画或者另类边缘艺术,但绝不是书法艺术,因为其超越了书法艺术的边界。

  但是,对于艺术上“俗”的认识,则需要分类辨析。当代书法的“俗”有两种,一种是通俗,另一种是庸俗。通俗的“俗”,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有其自身的审美意义,在经典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承载着较强的传统审美取向,是对书法传统进行消化、继承和发展所必须的环节。此种“俗”,与“自由体”书法那种法度缺失、俗气充盈的“庸俗”是有本质区别的,不可同日而语。通俗地讲,那种品位低下、远离传统审美又易流行于市的庸俗之书,衡量的基本标准可以用唐代孙过庭所谓“任笔为体、聚墨成形”概括之。简而言之就是:笔法单调、点画轻浮,缺乏线质之骨力,少有传统的技法;结体或状如算子,或夸张变形,不具自然之美,徒有造作之态;师承不古,格调低下,招眼而不养眼,雅俗不能共赏。在大众审美水准尚待提高的当代背景下,这应当成为一种拒绝庸俗的底线认识。

  当代艺术正致力于对传统的再次回归与重新解读。“雅俗共赏”固然是一种理想的审美状态,而“曲高和寡”亦是艺术欣赏鲜有的高级境界,作为艺术创新理应得到应有的敬畏与尊重。但是,从书法创作的走向看,当代“丑书”家笔下那种偏离书法本体的放大偏执的创作走向,显然不是书法艺术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一些有名头“书家”的俗书大行其道,对书法审美倾向的误导效应同样不可低估;将“丑书”与俗书混为一谈、全盘否定的批评方法,会更加模糊书法审美的标准。基于当代多元化、开放性、包容性的时代文化背景,我们尤其需要确立清晰的审美理念和批评原则。(徐光普)

1 2 共2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