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艺术的中国精神-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公开课

抽象艺术的中国精神

2018-10-23 14:27:10  来源:人民网书画

  抽象艺术一向被认为是外来的艺术。中国接受西方抽象主义影响最早可上溯到上世纪30年代决澜社的崛起。但是,之后半个世纪,中国几乎和抽象艺术无缘,在40年前,抽象艺术还曾被误解为“腐朽的艺术”。一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才逐渐打开禁区,允许抽象艺术出现在中国各级美术展览。但是,抽象艺术作为文化,始终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和地位。在教育领域,抽象艺术一直缺席,这使得中国老百姓几乎都不懂抽象艺术,不知道抽象艺术为何物。

  上世纪30年代决澜社作为中国现代主义的萌芽,功在一篇充满铿锵激情的宣言,并无一幅抽象画的注脚,那个年代,政局压倒一切,岂有为艺术而艺术的权力。吴大羽作为中国抽象艺术代表性人物,上世纪20年代从巴黎海归后,怀才不遇,年华与激情被消耗殆尽。他有现代主义意识,但并无抽象艺术教学实践的机会,直到晚年,才获得有限的创作自由,小作品显露的大才华让人感伤一代大师一生所遭遇的坎坷,成为时代的缩影。

  100年前从欧洲开始的抽象主义绘画中,热抽象的代表画家有:康定斯基、米罗、波洛克、德库宁等,冷抽象代表画家有蒙德里安、马列维奇、罗斯科(色域绘画)等,装置、行为和综合材料画家有杜尚、博伊斯、塔皮埃斯等。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们的作品和展览先后进入中国,影响了一大批画家。第一代抽象画家们大都是美院出身,从模仿开始自学抽象。因此,他们的作品,无论是风格、语言、表现形式,都同西方抽象绘画风格血缘相近,“西方化”抽象艺术家是40年来知名度和成就最高的当代抽象艺术群体,他们为开辟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功不可没。多年以后,大家意识到西方现代主义绘画价值观是视模仿为耻的,即便是无意撞车,也应该及时绕道而行。随着中国大国崛起,本土化艺术将越来越成为国民情感与心态需求,无论是出于艺术创新法则还是民族自尊呵护,都会对民族化、本土化抽象艺术发出更为热切的呼唤。

1 2 共2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