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书画

艺术公开课

当代书法的源初之问

2020-03-05 09:08:44  来源:杭州日报

《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

  书法应该保留它的源初性,源初性作为人内心想法的最原始表达,是古代书法传承下来的优秀品质,包括书法的用笔、章法、意境等等。面对当代文化的冲击,人们对书法的认识、理解和审美取向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离,主要集中在科学主义风潮和去境遇化迷途。

  当代书法的科学主义风潮

  推果求因的科学主义方法论

  在中国文化史上,书法是一项长盛不衰的艺术,历代作品纷呈,理论研究丰硕,形成了每个时代的艺术风貌。如先秦尚象、魏晋尚韵、南北朝尚神、唐代尚法、宋代尚意、元明尚态、清代尚朴等等,各个时代不同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方向,让书家在字体的创作上赋予不同的风格。可见,书法的历史价值不只是记录自身几千年来的变化、兴衰,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审美的发展趋向。时至今日,书法仍然扮演着这个重要角色,无可替代。

  有了前人的根基,当代书法追求的就不仅仅是一味的形式、内容创新,而首先应该是一种承袭。承袭不是简单的临摹、因循,它是通过了解古人对书法的理解和表现形式,找到古人在创作时的一种心境,进而寻绎这种心境所带来的艺术呈现。

  研究方式的主客体思维模式

  汉字作为书法的载体,是书法创作的素材,书法与汉字的主客体之间,不是简单的模仿关系。很多人学书法,不注重书法客体的作用,没有把属性交代清楚,常常忽略了书法艺术本质的规定性,忽略了书法艺术所依赖的客体,即汉字的作用。书法不同于绘画,绘画可以从一个客观的自然之形到艺术的自然之形,再从其中抽取出形态意象,从而构成整个物、象、意三部曲过程。书法的表现层次与之不同,它并非是从抽象到客观的表现形式,它是从客观可见的形态转换成抽象的形态,是一门抽象性很高的艺术。这两个形态之间的桥梁是书法本身的文化所在,它对书法的形成具有未知性和引导性。我们用视觉的直观来形容它,可以视之为无形之美,虽然不能通过简单的解释和概括来诠释,但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书法与自然、与道相结合,因为它的未知性,要求它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才能真实地展现笔墨的魂魄和书家的精神。

  当代书法的去境遇化迷途

  将书法定义为视觉艺术的偏差

  艺术是通过视觉来传递的,这并不等同于视觉就是艺术的化身,两者在艺术深度上明显不同。当代书法的审美倾向和意识构象将书法定义为视觉艺术,无疑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书法在视觉层次之外,更强调的是书家的精神,“习书之余,以精神之运,识思超妙,使点画不失真为尚”。书法是精、气、神、意、势、韵等多方面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象的融合体,这样的融合体对书家的要求极高,不仅考验其技法技能,更考验其学识修养。“宋四大家”之首的苏轼早年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却遭到小人的屡屡陷害,以至流放贬谪。然而,他胸中块垒,发而为翰墨,溢而为文章,为历代文人所敬仰。其楷书丰满宽博,骨丰肉匀,个性特征突出,行书率真豪迈,变换出新,笔势苍劲有力且又天真烂漫。苏轼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变化后,仍能保持一颗淡泊明志的心,其书法创作常常流露出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这种表现早已超越了视觉艺术本身。

  禅学里有一则“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的境界感悟,书法亦复如是。书法除了视觉之外,还有另一个生命象征——抽象,这是它具有三个生命境界的原生力。

  第一个境界是书法最基础的技术,此时的境界好比模仿。基础的写字靠技术,靠临摹,这也是我们所说的继承,学古。继承古人在下笔处、行笔处、收笔处、用墨处的技巧,字里行间、字形姿态、大小粗细无一不需要钻研和仔细琢磨,方可挥洒出“看山是山”的笔法。

  “看山不是山”的状态是第二层次。在基础的境界达到之后,书家的深层情感已经不满足于浅层的表达,于是他们开始追求“看山不是山”境界。将胸中的志向、愤慨、喜悦通过笔墨充分表达,这种抽象的情感具有书家各自的面貌,反映心中所想,表达和提炼内在修为和情操性格。

  “看山又是山”,这和“道”的理念“归一”有关。正如人的一生,生与死是一个初与末的过程,书法的最终结果也是化繁为简,用简单的笔法和线条表现内在思想与外在气韵的完美融合。由此可见,三个境界是平衡书法的情感和技艺的重要方法,绝非简单的视觉呈现。

  作品中心论对“纯真之眼”的蒙蔽

  “纯真之眼”可以理解为我们眼睛在最初、最无杂念时看到的事物,不带任何的感情色彩。“纯真之眼”不容易保持,往往是因为我们心中杂念太多,这个杂念,包括了对作品中心论的追求。中国书法流传的古代还是现代众多流派,都遵循了作品要围绕中心的观点,这种观点往往蒙蔽了书家最初的所思所想。纯真之眼是美术批判家罗斯金提出来的,虽然经历了贡布里希、阿恩海姆等的理论挑战,但并不妨碍我们愿意相信纯真之眼的存在,它是艺术家们可以视之为理想的、带有乌托邦色彩的创作。当代书法家的通病是担心自己的作品不够独特,认为只有融众家之所长,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诸家的作品各有其中心论,这些中心论往往影响着真正的创作和感悟,使其失去原本最初也是最接近自己的意象之美。虽然融合了百家之所长,可是唯独缺少自己那一块阵地,因而难以成为心手两忘的真正书法大家。(楼纪洋,国学学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