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科融合 知而行之——清华美院院长鲁晓波的学术探索之路-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幻灯图

艺科融合 知而行之——清华美院院长鲁晓波的学术探索之路

2017-12-08 19:16:44  来源:中工书画

鲁晓波 作品尺寸138cm X 68cm

  信息化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让信息不再只是一种技术化的名词。它不仅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革命性影响,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现有世界与构建未来的新角度、新视野,随之让设计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深刻变化。自20 世纪80 年代,鲁晓波便开始关注计算机辅助设计,并敏锐地意识到信息超越工具层面的作用,以及它对整个设计学科的意义与价值。鲁晓波是“信息设计”概念在国内的最早提出者,也是促进这一学科发展与建设的重要推动者。2016 年10 月,我们对鲁晓波教授进行了采访,访谈结合个人经历,围绕他的学术研究历程、学术主张和教育理念逐步展开。

        积淀:开阔视野,激发志趣

  鲁晓波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文革”结束后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他选择工业美术系的初衷是:艺术是发自内心的爱好,科学是人类认知世界、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所学的专业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将艺术与科学两者融合,既有人文、浪漫的情怀,又有严谨、缜密的思考,那么它可能是最有意义的,自己的人生也会过得很有意思”。现在来看,当时这个朦胧又朴实的想法,不仅决定了鲁晓波日后的事业方向,也成为他一直秉持的工作理念与灵感来源。

  从1967 年到1977 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陷入长达十年的停滞期。其间,许多教师被迫中止研究创作,离开教学岗位。对于鲁晓波等恢复高考第一届进入中央工艺美院的77 级学生们来说,他们经历上山下乡,从边远农村或知青点艰苦的劳动环境中赴京求学。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心怀热望,对这来之不易的学术环境倍感珍惜。

  四年大学生活,最让鲁晓波印象深刻和产生重要影响的,是老师们精深的专业知识、无私的育人精神,以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开放活跃的学术氛围。时任工业美术系主任的奚小彭先生,曾参与主持北京十大建筑的室内设计等重要国家项目,他上课时把学生带到人民大会堂里现场教学,在讲授知识、解读经典的同时,也传递着职业理想。鲁晓波说,“现在我们常讲‘实践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其实这种方法自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建立之时就在践行”。系副主任潘昌侯先生博学睿智,对设计的认识理性明确,教学中坚持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他写的《无之美:< 空间美> 散记》,虽是薄薄一册的油印本,却观点凝练敏锐,对科学、建筑、工业设计和传统美学的见解独到深刻。此外,还有对中国传统家具研究精深的胡文彦先生;以及教授敦煌壁画临摹课的常沙娜先生的、奚静之先生的艺术史课,她们授课生动,温文尔雅、风度翩翩。

  谈到这些师长的言传身教,鲁晓波的感佩之情溢于言表,一个个细节历历在目。他说,那时候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校园不大,师生间工作学习,甚至生活娱乐都在一起,像个大家庭。老师的教学责任意识、精力投入、与学生的亲密交流,至今让他非常怀念。“像庞薰琹、张仃吴冠中、雷圭元、郑可、白雪石等这样的大师亲临授课,学生能与他们近距离接触,一对一地研讨”。从这些老师身上,鲁晓波深切感受到他们的坚定意志、艺术理想、人文情怀,对事业的渴望与执着。同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其他艺术院校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它是设计学院,关注解决问题,办学宗旨是‘为生活而艺术’、服务民生和国家经济发展。学院的性质、学科方向和培养目的决定了它相对远离于当时的意识形态,学术风气自由,国际交流活跃,勇于形式美探索”。在传授知识之外,更加塑造人的是环境。鲁晓波认为,现在的科学技术手段、网络教学形式,让知识传播便捷迅速,但“唯独校园文化难以通过远程实现。学生在一种校园文化中熏陶濡染过,亲身体验过师德师风,感触和受益肯定是不一样的”。

  1982 年,鲁晓波毕业留校任教。国家自80 年代起开始重视设计教育的发展。这一年,政府派出艺术设计教育考察团,由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的吴劳教授率队,调研参观德国十几个城市多所设计艺术院校,鲁晓波也是成员之一。鲁晓波说,当时国内对设计的理解还是从形式出发,多停留在造型层面,工作方法基本上是在美感、造型和制造工艺三者之间寻找平衡。在德国考察期间,他看到了德国设计教育的前沿理念、多元的艺术思潮,以及研究者们踏实务实的学术态度。那次经历让他开阔视野,也下定了赴德留学的决心。1987年,鲁晓波前往斯图加特造型艺术学院访学,一年后转入卡塞尔综合大学工业设计系,合作教授是该系主任、建筑学专业背景、研究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论的汉斯·德林格(Hans Dehlinger)教授。

  对于在德国三年的访学收获,鲁晓波以三个具体事例展开。首先,是他参与的助听器专卖店设计课题。德国的工作方法从环境分析、行为分析和功能分析入手,整套程序和规范完全打破了他对设计内涵及设计方法的固有认识。其次,是他在斯图加特参加的一次设计工作坊,来自全球数位知名设计师参加。然而与预想不同的是,会场氛围轻松自由,会议形式也不拘泥于“讲”与“听”。教授告诉鲁晓波,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交流分享和从严格规范的设计流程中解放自己,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最后,是汉斯·德林格教授以仿生设计为主题的课程。课程要求学生各自寻找自然界的动植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查找资料后,用图释分析它们设计的合理之处,比如蜻蜓的翅膀、大叶片植物的茎叶关系,由此探讨设计中的自然规律、生物机能与形态结构。这种剖析过程切实与事物本质及科学技术相结合,也让鲁晓波感到设计不可估量的未来前景。

  总结个人学习与最初的工作经历,鲁晓波认为,学术志趣的养成与学术视野的开阔尤为重要。志趣是主动学习的真正动力,它基于兴趣而高于兴趣,其前提是不为名利,认识到学科专业领域、社会需求与发展的大势,继而上升为一种服务国家、为人类发展做贡献的崇高志向。这种认识,又源于开阔的学术视野。“视野不是一项实用技能,却是一种影响价值观的重要判断能力,在关键时刻决定人生道路中的选择”。近几年,大学皆在大力倡导并试行通识教育,“通识”的核心,就是激发学术志趣与拓宽学术视野。

1 2 3 4 共4页

编辑:张欢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