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到秦汉,在这里一眼望断千年-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头条

九大博物馆三百件珍贵文物在南京博物院相遇——

从春秋到秦汉,在这里一眼望断千年

2020-05-22 08:59:31  来源: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 记者 于锋 王宏伟 实习生 周永金

  秦兵马俑、吴王夫差剑、九鼎八簋、错银铜双翼神兽、“王子午”鼎……来自天南地北的“镇馆之宝”在南京博物院相遇。5月18日,作为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南京主会场的一项重要活动,“融·合:从春秋到秦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多元与包容”特展在南博开幕。来自南京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山东博物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博物院等九家博物馆的300件(组)文物共同开启了一段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走向统一,奠定中华文化的底色

  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学锋看来,春秋到秦汉这一历史时期的文物,最合适表达“多元和包容”这一主题。“从上古时代的万国,到春秋时代的千国,再到‘战国七雄’,直至秦的统一,中国古代社会从分散、零星走向统一。这种融合也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底色、国家的疆域和人民的性格。”

  两尊来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兵马俑是本次展览的“明星”,它们分别是站立着的铠甲武士俑和半跪的跪射武士俑,俑身上的彩绘依稀可见,个头如真人般大小,展现出秦军荡平天下的雄壮气势。

  秦兵马俑是国家实现大一统的象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诸侯割据、纷争局面。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币同制,秦帝国创立的中央集权政治形式对后世中国政治体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大一统、多民族的形态下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

  秦俑本身就是民族融合的体现。它们的面部有关中大汉、羌人和戎狄人的特征,这是统一国家多民族共存的实证。秦俑的制作极为写实,就连头上的发辫如何编织、鞋底的针脚都清清楚楚,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展览内容设计者陈刚介绍,秦陵兵马俑很少外出展览,此次到南京后,光组装就用了整整一天时间。展柜使用低反射玻璃,观众和兵马俑最近的距离只有10厘米,这几乎是与2000年前的文物“零距离接触”。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展出的很多文物生动诠释了秦帝国大一统的过程。展柜中有一件秦军使用过的弩机,陈刚介绍:“秦人很多武器都实现了‘统一制式’。我们将这件弩机拆成多个零件展览,每个零件都有编号。战争中,任何一个零件损坏,都能迅速更换,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标准化的武器生产体现了秦国高度组织化的生产能力,折射出秦军的战斗力,这是秦能够统一六国的重要因素。”

  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和统一,依赖的不只是军事,更重要的是语言、文字、思想、信仰和度量衡的统一,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展览还展示了秦帝国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币同制的历史。通过现场大量文物,观众可以看到,七国的布币、刀币、贝币、圜钱最终统一为圆形方孔的“秦半两”,到了汉朝演变为五铢钱。“货币演变的规律诠释了秦国统一的历史逻辑。”陈刚说。

“王子午”鼎。新华日报 记者 赵亚玲 摄影

游客正在南博参观“融·合”特展。新华日报 记者 赵亚玲 摄影

  和而不同,中华文明谱系多姿多彩

  秦帝国的建立被后世视为中华文化的一次大融合。在此之前春秋战国的风起云涌中,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秦晋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多元文化激烈碰撞,兼容并包,最终走向融合。“融·合”展上,通过大量文物,先秦时期色彩斑斓的多种地域文化同时呈现。

  春秋时期,南方的吴越两国长期博弈,势同水火。2000多年后,吴越两国君主的宝剑却神奇地在同一个展柜内展出。来自河南博物院的越王铜剑与来自山东博物馆的吴王夫差剑、诸樊剑,剑刃锋利,花纹精美,篆铭刀法俊逸,泛着瘆人的寒光。

  吴王夫差剑上保留着“工吴王夫差自做其元用”的铭文,记录着吴王对宝剑的钟爱。张学锋教授说,吴越两国的宝剑体现了南方铸剑技艺的高超,剑身所铸铭文的写法保持着吴和越的特色,充分说明“吴和越在走向一统的过程中仍然保留着自身的特色”。

  展品中,一件出土于大云山汉墓的青铜錞于(古代铜制军中打击乐器)是首次公开展出,这是江都王刘非收藏的越国遗物,铭文上能看到“行鼓”二字。“錞于是南方的乐器,如同行走的鼓,显示了越国浓郁的地方特色。”陈刚说。

  战国时期,原始宗教及巫术在楚国盛行,使楚地文物充满神秘色彩。乍一看,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楚国镇墓兽犹如一只鹿头。再仔细看,这造型奇特的镇墓兽由底座、兽首、鹿角组成。兽首为变形龙面,上插真鹿角。这样的镇墓兽造型在北方的诸侯国几乎无法找到。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王子午”鼎也是楚国文物,器表饰浅浮雕蟠螭纹、窃曲纹和垂鳞纹。精美合度的造型,刚健挺拔的姿态,繁缛生动的装饰,流露出一度强盛的楚国的雄浑气魄。“王子午”鼎旁边,是郑国僭越礼制的“九鼎八簋”。这组青铜器纹饰狞厉神秘,器制沉雄厚实,散发着浓烈的中原气息,呈现出与“王子午”鼎风格迥异的地域文化特色。

  域外文明,为华夏文明注入多元基因

  从诸侯割据到秦始皇横扫六合,北却匈奴,南征百越,华夏内外各民族在碰撞中融合。通过丝绸之路,一些域外文明因素也随之传入,使华夏文明成为包容多种民族文化基因的巨大聚合体,形成强大的辐射力。

  这一文化交流过程在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收藏的错银铜双翼神兽上得到完美体现。这只1977年出土于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的小怪兽通体错银,咧嘴憨笑,曲颈昂首,两肋生翼,神态飘逸,极富艺术感染力。

  在张学锋教授看来,这种“有翼神兽”的形象来自中亚斯基泰文化(约公元前7世纪~公元3世纪)中守卫宝藏的神兽“格里芬”。通过草原丝路,“格里芬”在公元前4世纪传入中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不单单是这件战国铜双翼神兽,南朝时期出现在今天南京、丹阳等地,振动着翅膀的陵墓石兽,也是从“格里芬”形象发展而来。

  和“有翼神兽”类似的,还有通过草原传入的“虎噬动物纹饰”。来自内蒙古博物院的虎噬羊纹银项圈、神兽噬马纹金牌饰等文物展现出自然界动物激烈咬斗、弱肉强食的一幕。“战国和汉代文物上出现动物厮咬图案,反映了欧亚草原民族文化的相通性,说明当时的中国人对粗犷豪放的草原文化并不排斥。”陈刚说。

  “融·合”特展是一部用实物说话的“中华传统文化奠基史”。策展团队认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正是对“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最好的诠释,也是这次展览举办的初衷。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