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回19世纪的旅法美术家(组图)-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业内动态

当一回19世纪的旅法美术家(组图)

2018-02-02 08:23:13  来源:人民网书画

  在美的圣殿接受学院派的培养

  身处19世纪的巴黎,我们眼前所见正如两幅《鸟瞰巴黎风物》的油画所绘一样,塞纳河、艺术桥、凯旋门都透着一种静谧优雅,美得让人沉醉。同当时的许多艺术家一样,那座享誉世界的殿堂级美术学院——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亦是中国旅法画家心之所向。徐悲鸿、林风眠、刘开渠、常书鸿、方君璧都是我们的校友。在这里,我们要接受严格系统的美术训练:古代经典艺术作品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大量的写生练习之外还有解剖学的课程。学院前任院长、艺术家多米尼克·安格尔曾说“素描者,艺之操也”,这训导镌刻在墙壁上,时刻提醒着学生们要不断进行精准的素描练习。巴黎高美不愧是艺术家的摇篮和美的圣殿,一丝不苟的教学体制令人惊叹。无数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身着礼服站在美院的庭院里,与同侪们交流着艺术心得,氛围典雅、庄重、和谐。夏尔-莱昂·维尼所绘的《美院大厅》记录下了一次这样的场景。

  当时法国政府会赞助优秀的法国艺术家前往意大利学习。为挑选出类拔萃者,巴黎高美创设了享有盛名的选拔机制——罗马大奖。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态度积极地参加学院里大大小小的美术竞赛。比赛多为命题作画,历史题材绘画和雕塑、情绪表达画、肖像画、风景画、草图和装饰艺术等形式多样,不同艺术家对同一主题的诠释往往各有千秋,所用技法也各有突破。获奖的作品被光荣地陈列在学院里,使我们得以欣赏到前辈们的名作,比如安格尔1801年获奖的《阿喀琉斯接见阿伽门农使者》、威廉-阿道夫·布格罗1850年获奖的《牧羊人在阿拉克斯河边找到芝诺比娅》、让-巴蒂斯·卡尔波1854年获奖的雕塑《赫克托尔怀抱儿子阿斯蒂亚纳克斯》等。在具有导向性的竞赛体制的熏陶下,尤其前辈们冷静、理智的艺术态度和古朴、庄严、典雅的画风,以及他们对形式完美的追求,都让我们受益匪浅。

  参与沙龙展看艺术界的活跃

  1737年开始,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每年在卢浮宫的“方形沙龙”大厅举办一年一度的“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沙龙展”。作为一位美院的年轻艺术家,若想要出人头地,职业生涯的起点一定是参加沙龙展。当时的官方沙龙,不仅仅是艺术家的盛宴,更生动展现了巴黎的时尚、艺术和上流社会生活。沙龙体制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欣赏者和赞助者,在活跃艺术界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艺术导向。

  为了能够跻身沙龙展,我们要努力向前辈们取经,欣赏许许多多曾在沙龙展中获得良好声誉的重要作品,无论是反映风俗的、历史的还是科学与民主的,总之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安格尔的《朱庇特与忒提斯》是我们心目中最有名、最神秘的作品,也最让人震撼,其古怪、神秘却不古典的“哥特式”风格令人眼前一亮。听老师们说,为了表现人物形象,安格尔从卢浮宫及罗马的博物馆收藏的古代作品中寻求灵感,也通过自18世纪下半叶起被画家广泛使用的版画汲取灵感。但同时,他也不满足于临摹古代的典范作品,而是原创了忒提斯的新形象,人物造型充满雕塑感,使得整幅作品独具魅力。

  而让我们格外自豪的是,同胞常书鸿、方君璧的作品也入选沙龙展,常书鸿的《病中的妻子》和方君璧的《钱塘江》还被法国政府收购。我们也看到了欧仁·德拉克洛瓦的《弗朗索瓦·拉伯雷像》、卡米耶·柯罗的《意大利风光》、亨利·热尔韦以维克多·雨果的小说场面入画的《4日晚上的回忆》、达仰-布弗莱的《应征入伍者》等名作。

  其实,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艺术家们炉火纯青、无与伦比的审美创作,更重要的是国家通过购买及征订沙龙展作品给予艺术家们的鼓励。这种源于国家的支持,其力量作用之大,绝不是个体可达到的。

1 2 3 共3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