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藏宝图”助力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发掘-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空间

“3D藏宝图”助力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发掘

2018-05-15 08:27:15  来源:中国文化报

  助力明末战场遗址考古发掘

  在2017年江口明末战场遗址一期考古工作中,探测团队就积极参与。“一期考古工作探测区域范围较小,而且是在水抽干了之后进行,探测难度相对较小。二期考古工作探测范围是水面和水下,难度较大,而且探测面积是一期考古探测试验面积的数十倍,仅发掘区南段的一处探测区就超过了2万平方米。”周军介绍,探测团队沿着河流的方向,按照5米的线距设置了水上电阻率成像法测线18条;在垂直河道的方向,按照12米线距,设置了两栖电阻率成像和地质雷达探测剖面9条,较好完成了对水下地层结构的探测任务。

  经过对探测结果的分析,水下文物的储集区逐渐明晰。周军表示,水下金属文物的运动和富集规律与河道基岩的结构特征有关,通常河流弯道中的“凸岸”是有利于物质堆积的区段。“我们利用水上电阻率成像法等探测手段获取河床基岩的三维结构模型,模型中基岩构成的‘凸岸’区域就是要关注的重点。已经完成的水上电阻率探测剖面接近90条,为判定河道中哪些地方更有利于文物富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周军说。

  “基于文物自身的物理属性,同时结合水下物质堆积区所应具备的基岩结构特征,我们最终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探测方案,力争通过不同的科学视角判断可能的文物富集区段。”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教授王永华说。

  “现场发掘成果充分表明了我们的理论分析和探测方案是基本准确和可靠的。”周军表示。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刘志岩也表示,“3D藏宝图”的绘制,使得接下来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能够有的放矢,节省了很多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

  为水下考古提供了参考

  随着岷江汛期的来临,遗址二期的考古工作接近尾声。目前,探测团队正在抓紧时间处理此次探测采集到的大量数据。“目前探测的面积仅仅是江口遗址的一小部分,探测团队将持续跟进江口考古项目,争取尽快为整个遗址区域测绘出更加准确的‘3D藏宝图’。”周军说。

  “本次探测工作是传统考古学与无损探测技术的一次高度融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样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将会愈发广泛。”地球勘探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王绪本表示。

  “这次科技考古研发的两栖探测方法、装备和融合处理与解译平台,在复杂水域环境水下探测中得以大规模应用。探测工作中所采用的新思路和新技术,对于江河、湖泊、浅海滩涂环境中的地下探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推广价值。”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胡光岷说。

1 2 共2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