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隆:把中华传统陶艺发扬光大-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创艺之星

何志隆:把中华传统陶艺发扬光大

2018-07-09 08:34:4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6月17日,一场名为“两岸一家亲——自然落灰成釉翡翠青瓷艺术作品展”在“瓷都”江西景德镇开幕。许多前来观展的人,都被青瓷上翡翠般的青釉所吸引。它的创作人,正是台湾陶艺师何志隆。

  孜孜以求 “翡翠”初成

  距台东市区约40分钟车程的泰源幽谷深处,有一座柴烧窑厂,名为“志窑”。“隆窑里面的瓷器,进去的时候都是素坯,现在它们已经经历了400多个小时、1000多摄氏度的持续烧造,再过几天冷却,就可以和大家见面了。”何志隆个头不高、身材微胖,讲起烧窑总是激情澎湃,仿佛浑身充满力量。窑体如何建设、木材如何选取、温度如何掌控……侃侃而谈的背后,是何志隆历经千辛万苦的摸索。

  2000年前后,柴烧开始在台湾流行。将没有上釉的泥坯放进窑中以木柴高温烧造,出来的作品价格往往是普通瓦斯窑作品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何志隆偶然发现,未曾上釉的泥坯在出窑时局部会出现翡翠般的青绿色釉点,也就是“窑汗”,这让他又惊又喜。

  2002年,他到台东创建了自己的柴烧窑厂。他钻进窑里潜心作图,两年内先后13次将窑推倒重建。多年试验,终于烧出了让自己满意的翡翠青瓷。

  当陶土烧到1000多摄氏度的时候就会变黏稠,飘起的木灰便开始附着。在长达半个多月的烧造过程中,木灰在结构独特的窑内循环流动。高温下,灰釉落满陶坯周身,层层叠叠自由流淌。在冷却过程中,瓷器表面开始冰裂、开片。由于烧制过程受外在不可控因素影响,平均每窑的良品率仅有4%左右。

  直到有业内专家指点,何志隆才知道其实自己的烧制方法并不“新”,反而是中国最古老的“落灰上釉法”。在商周时期,中国先民们在烧制陶器时就懂得以草木灰釉为陶瓷着色。唐末以后,为了更大量、更稳定地生产陶瓷,以矿石釉料手工涂刷再入窑的工艺成为主流,草木灰釉的烧造工艺逐渐失传。

  何志隆的翡翠青瓷开始巡展后,很快便惊艳业界。2016年,河北省博物院连续派出三批专家到何志隆的窑厂,全程见证翡翠青瓷的烧制过程。在消除了所有疑虑后,2017年4月至7月,河北省博物院为何志隆举办了个人作品展和学术研讨会。此后,在大陆陶艺界的推动下,何志隆的翡翠青瓷开始走向世界各地巡展。

1 2 共2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