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传统 谋求创新(组图)-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创艺之星

深挖民族手工艺资源

承接传统 谋求创新(组图)

2019-04-22 08:31:59  来源:海南日报

将黎锦图案运用到藤编上,昌江七叉镇大仍村的艺匠可谓别出心裁。苏晓杰 摄

海南省级非遗传承人符秀英(右)现场展示其黎锦双面绣作品。海南日报记者 陈耿 摄

  乡村大树下,两位阿嫂或飞针走线织苗绣,或脚蹬织机展示黎锦织造,来自民族文化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则聚拢在一旁,为民族文化发展汇智“播种”……

  4月20日,一场主题为“深挖民族手工艺资源,助力海南自贸区建设”的文化沙龙,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鸭坡村盒子书房举行,围绕如何讲好特色村寨故事、黎族文化开发现状和困境、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等当下民族文化发展的热点、痛点和机遇,与会各方展开研讨与思想碰撞,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现状:传承断层与创新滞后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与文明,传统沿袭下来的生活劳作所形成的技艺,成为地方文化中固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独木器、陶器、乐器、绘画……海南灿烂的民族传统技艺,如繁星般缀满历史的长河,也将黎族苗族同胞的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在沙龙现场,谈起民族手工艺的传承发展时,众人颇有忧虑。

  就在不久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师杨丽在海南某市县参加民族节庆活动时,遭遇了一件“扎心”事:活动现场她随机调查了10名穿着各异的黎族姐妹,询问她们衣服上的图案叫什么,寓意是什么,可这10个人要么犹犹豫豫,要么直接摇头,竟没有一个人能明确给出答案。

  “黎锦就像是黎族的‘文字’,不了解黎锦的意蕴,就如同丢掉了文化灵魂。”在杨丽看来,文化底蕴的断层,必将影响到传统技艺的根。

  一方面是传统记忆文化传承出现断层,另一方面则是传统技艺的创新显得滞后。

  “一成不变没有出路。”海南省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王辉山举例称,比如在海南许多民族村寨仍有许多老人保留竹编的手艺,但他们编制出的器具大多比较粗糙,无法满足当下市场的需求。又比如黎陶,虽然是中国古代原始制陶的活化石,但在面对市场时,硬度、防水等方面都有非常多的缺点。

  生活和市场是检验技艺能否实现“活化”的试金石。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授高泽强提到,相比于云南、贵州,海南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开发得很少,为此大家都比较着急,“究竟该如何在海南建设自贸区、自贸港的当下,和‘国际化’联系起来,亟需破题。”

1 2 3 共3页

编辑:翟亮亮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