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语言编织的“一带一路”——访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高端访谈

用艺术语言编织的“一带一路”——访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2017-10-09 17:26:17  来源:中国艺术报

昆虫(金属、花岗岩 1973年 立陶宛国家美术馆收藏) 泰奥多拉斯·卡齐米拉斯·瓦拉蒂斯

  “问道”与“传道”相结合实现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过程就是一个传道的过程,‘问道’与‘传道’相结合才能产生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对话,所以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文化中心就是建立一个问道的平台。只有将‘问道’与‘传道’相结合,才能真正使中国文化平和地走出去、在平等对话中走出去,而不是趾高气扬地走出去,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交流一定是双向的,要形成互动,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展当中一个很重要的,不仅仅是交流的形式,更在于交流的内容和这种方式本身所体现的一种文明互鉴,在文化上相互尊重,在艺术创作上相互学习,实现人类共同的价值,特别是爱好和平的共同价值。 ”吴为山说。

  法兰西学院主席、雕塑家克罗德·阿巴吉来中国访问时曾对中国国家画院所藏的雕塑《黄宾虹》赞叹不已,当即在速写本上临摹下来,还将自己的感受记录在本子上,回国之后他偶遇了正在法国访问的吴为山,向他展示了这幅速写并打听这座雕塑的作者,方知正是吴为山的创作。两位相差30余岁的中外艺术家激动地相拥,由此成为至交,后来还共同在法国举办了“心灵对话”雕塑展。

  “我们把各自的雕塑作品都复制成小的模型,他把我做的老子、孔子、李白等作品放在了明显、重要的位置,而把他的作品放在了从属的位置。这是真正的文化交流,真正的心灵对话。 ”吴为山感慨。

  去年他在访问白俄罗斯时,偶然发现雕塑家康斯坦丁·谢利哈诺夫的祖父谢尔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到访中国,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中国的几个月时间里,他创作了郭沫若、巴金、茅盾、丁玲、齐白石等数十位中国艺术家的雕塑,饱含对中国的深厚情感;而康斯坦丁的创作则代表了白俄罗斯当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吴为山透露,今年10月,中国美术馆就将为这对祖孙举办艺术展,此外,“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典藏精品展”也在筹备中。“ ‘一带一路’沿线历史上留下了众多文化交流的佳话,在文明互鉴的进程中,艺术之美将促进合作共赢。 ”吴为山说。

1 2 3 共3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