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健嘴硬,至情至性郑板桥-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业界名家

笔健嘴硬,至情至性郑板桥

2018-06-15 08:38:28  来源:新华日报

  郑板桥是少年天才,三岁丧母,跟着在私塾当老师的父亲学习“四书五经”,八九岁时能作文,16岁能填词,20岁中秀才,30余岁名列“扬州八怪”。早早成了画家的郑板桥考了二十多年科举,康熙年间考中秀才,雍正年间考中举人,乾隆元年考中进士。进士是考中了,朝廷却没有官能给他当,让他一直候补,这一候就候了6年。50岁后,郑板桥终于“学而优则仕”,做了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县令。

  在官场,郑板桥既不坐轿子,也不许鸣锣,他甚至穿上平民的衣服和草鞋,和农民一起到地里干活。

  他曾画下一幅《峤壁兰图》,画中兰花有高有低,错落分布。题跋中写道:“天公雨露无私意,分别高低世为何。”意为天公创造世间万物没有私心,为什么位置却有高低之分呢?转任潍县县令时,顶头上司曾向郑板桥索画,画完,郑板桥意犹未尽,又题诗一首:“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因此在十余年间,虽然郑板桥政绩卓著,但始终没人待见他,始终是小小的七品芝麻官一个。

  郑板桥的为官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莫过于在山东潍县时赶上了灾荒。等不了通报朝廷,郑板桥私开皇仓放粮,救活了一万多潍县人。但郑板桥却被一本奏折参到京城,说他私开皇仓,犯了要被斩首的大罪。所幸,郑板桥得到潍县全体老百姓请命求情,逃过一劫。最后丢了乌纱帽,61岁时被罢官归家。

  纵然生活如此凄惨,郑板桥居然还在《画竹图》的题跋上显示了一把嘴硬的功夫:“乌纱掷去不为官,华发萧萧两袖寒,写取数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18世纪的扬州,盐业经济高度繁荣,成为了全国的经济中心,发达、方便的水路能让各方的人在这里聚集。据《扬州画舫录》记载,本地画家及各地来扬州的画家稍具名气者就有170人之多。当地像郑板桥、金农这样狂怪的画家,在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的扬州还有很多。具体是哪“八怪”,各家说法不一,较为公认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也有人提到的其他画家,如阮元、华嵒、闵贞、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杨法等,因画风接近,也可并入。

  所以“扬州八怪”,应该定义为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因此,“八”字可看作约数。他们大多出身贫寒,生活清苦,清高狂放,书画往往成为抒发心胸志向、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

1 2 共2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