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书画

业界名家

毕加索的几个侧面(组图)

2019-06-20 08:35:00  来源:北京晚报

  

毕加索20岁的自画像 

  侧脸上的正面鼻孔

  在经历了蓝色时期和玫瑰色时期之后,毕加索继续尝试着新的探索。

  1907年,26岁的毕加索在巴黎塞尚的回顾展上遇见了乔治·布拉克,两人一见如故,非常投机,他们都想尝试用几何图形来简化艺术,他们都想在艺术上玩一把“穿越”。

  毕加索在理解和探索爱因斯坦相对时空观的基础上,在绘画领域成功探索出新的时空表达方式:在模特此刻正面的脸庞上,是否能让观众看见另一时刻中女孩侧面的鼻子?在同一画面中能看见正面和侧面,才是毕加索眼中立体的、全方位的艺术。

  于是,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开山之作《亚威农少女》(又名《阿维尼翁的少女》)诞生。画面由五位女性组成,中央的女性以正面示人,却有着一个从侧面表现的鼻子。左边女性有着全部侧面的脸,但眼睛又是正面的。观者难以从画中少女的身体轮廓分清究竟是哪个部位,迈出的腿也难分左右。右侧的两名少女则有着非洲木雕般的脸庞,表情狰狞,坐着的女子似乎背朝着我们,但脸却正面朝向观众。

  《亚威农少女》第一次展出时,带给观众的不是吸引,而是震惊。因为即使对后印象派来说,也没有出现过如此缺乏视觉性魅力乃至丑陋的女性形象。彼时的观众们显然还没有意识到,一个新的画派已经诞生。

  实际上,毕加索的这幅作品完全打破了传统绘画观念。画面几乎没有了平常意义上的纵深空间感,五名少女压到了画面的最前面。画面色彩也被高度概括,少女身体几乎运用平涂的手法。立体主义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在二维平面的画纸上将画面从三维立体油画带向四维穿越想象的画派。就像相机在不同视角多次拍摄进而合并后的效果一样,观众由此看到了四维时空的景象。传统绘画中的女性形体被毕加索分解,打碎成一块块的碎片被画家以全新的形式和位置拼接在一起。观众不需要移动自己的身体就可以看到这五名模特前后左右的全部影像。

  从蓝色忧郁时期到粉红玫瑰时期,再到之后的立体主义时期,毕加索的风格多样,后来他曾被人问到为何会形成这么多不同的风格,毕加索这样回答:“从根本上看,我也许是一个没有风格的画家。风格这种东西通常将艺术家年复一年,有时甚至是一辈子限定在同一个视角、技术与程式里……我变化与移动的太快,你看到的此刻的我,而这个我已经改变去到别的地方,我从不停留在一个地方,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没有风格。”

  毕加索多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不是一个人的闭门造车,而是很多生活感悟、对多学科的跨界探索、与不同艺术形式结合以及同多位艺术家互相切磋学习才产生的。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