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恩:大道致远 砥砺前行(组图)-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业界名家

方志恩:大道致远 砥砺前行(组图)

2019-08-15 09:22:07  来源:杭州日报

不须风雨亦潇洒 70cm×46cm

  深耕传统潜心研究中国书画艺术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根基深厚,想要了解它,要从学习传统文化开始,然后才能有所领悟。如何寻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理念?首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方志恩从楷书大字到行草小品,无不显示其“出锋有藏锋的内敛”和“藏锋有出锋的灵动”。他勤于写生,勤于思考,又能以书入画,表现“石如飞白木如籀”的丰神。此外,方志恩还擅长瓷画,他运笔的筋肉骨气,在光滑的釉料下表现得淋漓尽致。

  书画学习的过程就是慢慢探索和修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方志恩一直不停地跬步前行,不断地超越自己。他认为,真正的书画家,除了形成自己的风格之外,还要有深厚的思想内涵。“这个思想是敬重传统,诗性地表达自己,跟随时代发展。”

  在他看来,传统是通过各个历史时期创造出来的文化经典来承载和传承的.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才拥有强大的后劲。“这个基础就是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所谓的创新,是将优秀的文化基因体现在书画作品当中。”文本经典和典范性的文化遗存,里面集中藏有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密码。文本经典的诵习和文物遗存的熏陶,不失为现代人接受和连接传统的有效方式。

  师法自然循着大道坚定前行

  出于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方志恩在重视书法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文化艺术方面的综合修养:日常生活中,他常常书不离身,并练习书写古诗词,还曾独行万里考察采风。从1970年始,方志恩曾先后十一次怀着崇敬之情去北京故宫参观、学习,上海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全国几十座省市博物馆都留有足迹。“江山万里,思接千载,心胸为之开阔。最多的是上海博物馆,去了不下十余次,细读了古书画之精品。曾在那身上没手机、家里没电话的年代独行七省二市考察古文化遗产和博物馆。”2015年,方志恩花了一周时间跑了山西省18个县的文保单位,他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切身的体会。今年6月,已逾古稀之龄的他又用二十天时间,独自在河南、山西等地,将夏、商、周,尧、舜、禹中华源头古文化走了个遍,跑了六十多个点,如“仓颉造字台”;“洛出书处”;“龙马献图”地,“周公庙”;“孔子入周问礼乐到此”碑;“嵩阳书院”、尧帝庙、尧帝陵、舜帝陵、禹王台,颜真卿写祭侄稿地等。其中包括三十多个大小博物馆和三十多个“国保”单位。

  对于方志恩来说,书画是爱好,也是工作,更是生活。能够通过作品来表现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笔随心走,传承文脉,表现书卷气息,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追求。根植传统,深入生活。他认为,书画艺术需空灵,空灵是以实为前提、为基础的。到了一定岁数,有一定阅历了,回过头看看,理都是相通的,书法就在生活中,就在自然中。人是自然中的一分子,悟透了自身也悟透了自然。苏轼的“神气骨血肉”论是检验书法和篆刻点画质量的神器,在它面前、神鬼立现。因此,他用书画的方式与世界对话,通过书画来关注生活,关注自然。他认为仅从书本上学习,会把人带入死胡同。除读古人书,临古人字帖外,还应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历史。用理,用通、用化来学习,来创作。这样,思想就少挂碍了。在书画中体现自己的生活体验。

  文以载道,书艺育人。今年3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还为方志恩出版了《方志恩作品精选——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还被中央文史馆主办的《中华书画家》杂志推荐介绍。方志恩认为,“文以载道,载的是为人民服务这条道,天下大同这条道。不应将其分裂开来,将社会责任从书法中剥离出去。‘社会责任’就体现在书法艺术点画当中,托物言志,‘仁’在点画,责任不在书法艺术作品之外。从学习书法到创作过程及至成品,从头到尾都承载着一种社会责任,不能视而不见。”

1 2 3 共3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