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书画

业界名家

“印从碑出”:邓尔雅篆刻的创变

2019-11-29 09:07:15  来源:杭州日报

  邓尔雅(1884—1954)是民国时期岭南篆刻家,粤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篆刻先学邓石如,后取法黄牧甫,其印风平实、整饬,归于黄牧甫派系。但是,除传统邓石如、黄士陵一脉印风外,邓尔雅篆刻还呈现出“印从碑出”的倾向。这种倾向不仅表现在其以北朝碑体文字、汉隶碑刻文字入印上,还体现在其“印外求印”的探索和对非汉字系统文字的碑法改造上。此外,邓尔雅篆刻中的“笔意杂沓”现象暗合康有为“碑学”诉求,具有一定的碑学倾向。

  造像题记为北朝魏体楷书的典型,无论是龙门造像题记还是药王山造像题记,均为书手书写北方通行楷书和佛门抄经体,加之北方刻工的独特用刀技巧,形成了别具一格、方俊刚健而又朴拙天趣的书风。邓尔雅造像印,印面常加入文字说明,内容类似边款,这是对北朝造像题记的改造,将造像背面或附近的文字题记搬至同一平面的印面之中。印面图案部分以线描写意为主,文字部分忠实于题记书体。邓尔雅篆刻中也有部分印章将造像图案省略,只取造像题记文字入印者,如“把诗书马上 笑驱锋镝”,该印边款明确指出“仿六朝造像字入印”;另有“波罗蜜多”、“上下五千”,亦为造像题记入印,印面以界格将四字分开,章法与《始平公造像记》极为相似。总体而言,邓尔雅造像印用字,笔画方锐厚实,结体严密,气势雄强,颇得北朝造像题记之趣。

  从汉隶碑刻入印角度考察邓尔雅“印从碑出”现象也是不可忽视的视角。现存邓尔雅隶书印较多,其中“尔雅庼”印边款为“尔雅临石门颂”,印面中三字均为《石门颂》中集出,得《石门颂》意趣。又一印以“临曹全碑”为文字内容,且印风亦为《曹全碑》隶书风格,足见其于经典汉隶临创入印之用心。邓尔雅从临摹经典汉隶碑刻入印,到花押及黄士陵印风的隶法改造,再到汉隶入印汉印化,努力尝试,于汉隶碑刻入印有所用心,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学界对邓尔雅“印外求印”多有关注。如果说赵之谦多用六朝镜文入印,开辟了“印外求印”之先河,黄牧甫将其范围进一步扩大,砖瓦陶泥都纳为己用,到了邓尔雅,比黄牧甫有过之而无不及。邓氏“印外求印”范围较广,以砖文入印者如“万千”“羽嘉”等;以瓦当入印者如“有万憙”“黄山”等;以壶铭入印者如“富贵”“日入八千”等。除此之外,尚有仿币文印、甲骨金文入印、流沙坠简入印、荀伯簋入印。印章各具特色,其艺术价值自不待言。其所用入印非汉字系统文字主要有巴比伦楔形文、罗马文、英文,卦文、西夏文、高丽文、苗文、满文、民俗造字等。

  邓尔雅篆刻中的“笔意杂沓”,具体而言,有单字内部笔意杂沓,如“叶”,印面中“叶”字在楷隶之间,古拙而浑厚;又如“尔雅篆籀”,该印四字既具楷则,又有隶意,还有章草之趣,可谓杂沓三体。书体之间杂沓,也是邓尔雅篆刻“笔意杂沓”的表现之一,如“玉人楼”,“人”字为篆书,“玉”“楼”二字为隶书。凡此种种,都与康有为碑学上“笔意杂沓”的诉求相暗合。(杨庆)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