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书画

点评

美术创作:手绘的绘画性

2020-01-16 08:25:35  来源:杭州日报

  原标题:手绘的绘画性

  美术创作中的“绘画性”问题,在当下尤其是中国画表达中以摹照片的趋势,造成绘画性的“缺席”,其所引发的对创作走向的关注,说明作为绘画本体的特征,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近日,杨健在美术报发文“绘画性的特征在于韵意契合”,文中说,手绘的绘画性,是和其他视觉艺术区别的一个显著特征。其从“自然的生发”到“有意的追求”,从笔法的勾皴点染、笔触的纵横翻转,到点线面形态的长短、方圆及质性的刚柔、神情,在艺术的表达中从未放弃。而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与文化的理解中,不仅作为造型的形式手段,而且作为精神内涵的表现,在传统与现代不同绘画的表达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变化。虽这种变化,有来自摄影术出现对绘画的冲击,使西方的绘画,从传统的拟形塑形,到现代的“点彩”与“表现”。但中国画因毛笔的中侧、方圆、润涩等线性,与以线为主的形态结构的契合,使中国绘画的发端,就以“显性的笔法墨迹”之韵,呈现出表情达意的绘画性。

  保本逐利的本质诉求

  近日,杨大伟在美术报发文“艺术市场与学术的关联”,文中说,艺术市场和学术原本可以相互宽容,可当有些人把某些不对等的因素作为策略时,两者之间便有了道不明的尴尬,甚至给人一种要么市场不纯要么学术异化的曲解。首先,就艺术市场来说,被热捧的艺术家作品是否具有艺术史书写价值等等并没有根本性关联。因为艺术市场和艺术创作属于两个独立的范畴,优秀的艺术创作一定基于自我的内在逻辑。至于学术价值高的艺术品一定要卖得好,那也仅仅是一种愿望,因为圈内的明白人确实希望学术价值高的作品得到相应的价值肯定。由此来看,无论哪个时代,具有学术价值的艺术品未必受宠于艺术市场,这源于艺术市场保本逐利的本质诉求。虽然偶有学术价值高的艺术品得到高额回报,但在艺术市场得到炒作的常常是学术价值一般的作品。因此,艺术市场与艺术创作两条线有时必然相交,但大部分时间是平行的。

  书法是“人书俱老”的产物

  关于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苏微君在美术报发文谈他的几点思考:“全国展”,既不是高不可攀,也非手到擒来。从初选观察来稿作品质量,绝大多数作品都远低于及格线,竞争并非像纸面和传说中的那么激烈,有竞争力的大概在五六千件。对外在的、美的形式的追求并不可怕,因为它趋于精致,是文人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但若以辞害意、华而不实,形式与内容脱节,就会陷入唯美主义,空洞而乏味,仍然处于一个低层次审美的形式。时代呼唤大家,而时代也必然出现大家,这是一种经不起推敲的简单因果论,如果书法大家只需呼唤便可必然,那么再现历史上的浮夸一幕也不会太远。书法是“人书俱老”的产物,是长期修炼的结果,老书家的艺术成果是这个时代的财富,能给当代书坛以借鉴和思考。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