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求甚解求读帖-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藏品分析

古人不求甚解求读帖

2018-08-17 08:35:18  来源:北京晚报

  

文质彬

  “不求甚解”原意指读书只领会精神,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多花工夫,源于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晋时经学余波竭力追求“甚解”,探求古人著作词句中微言大义,实际上是钻牛角尖。陶渊明针锋相对地提出“不求甚解”,主张不拘泥于字句,要通观全篇,才能“每有会意”。对这句话,很多人往往只抓住前半部分,而丢了后半部分,无论读书还是读帖,最重要的是“会意”。在这里想告诫一些初学者,书法学习中要做到“好读帖,不求甚解”。可从五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表明学书要虚心,切忌骄傲自负。一个人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临摹所有的碑帖,但读帖可以广泛些,而对所读帖也不可能处处求甚解。想一下子完全读懂所有的碑帖,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经典作品,很有难度。许多经典的碑帖需要反复观摩和品味,才能体会此中真意,不能一蹴而就。一方面要抓住重要碑帖深入钻研,求得甚解,另一方面也要放过一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不求甚解,以免妨碍集中精力去研究主要问题。部分不求甚解,正是为了整体上求解。 二是说明读帖时不要固执于某一点,要前后贯通。书法史中碑帖数量不可胜数,读碑帖的范围可应尽量广泛一些,了解更全面。当然,这并不是说读帖可以马马虎虎,不认真。有许多帖看一遍两遍不懂,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有的帖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践经验,才真正懂。因此,重要的碑帖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开卷有益。三是在读帖过程中不要轻信书本,理论知识只是参考,也不要轻信他人之言,要有自己独到的体会,注重与自身创作实践相结合。同样的碑帖,不同的人的看法不一样。对自己喜爱的碑帖应有自我感受,实践水平提高了,对于形式美认知逐渐累加,扩展横向联系,激发创造性、散发性思维,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对于书法研究大有裨益。 四是不求甚解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提高自身审美能力,这个过程可能回环往复,呈波浪式推进,会随着书人人生阅历或审美经验的丰富和深入而发生变化。“解”有两种方式:理性归纳方式和感受方式。理性接受方式运用的仅仅是理性归纳方式,强化作品某个方面的意义,淡化或舍弃其余更丰富的内涵。感受碑帖应该用整个心灵,是欲望、情感、意志和理性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全盘接受的复杂整体,但对任何一个方面都没有明确的结论。不求甚解实际上就是感受方式。 五是更好地处理专与博的关系。笔者认为,临摹创作实践方面宜提倡专,要吃透一家,打牢根基,读帖方面则提倡博,要尽量做到开阔眼界,求得触类旁通。笔者在学习书法中常有这样的体会,许多在某种碑帖方面理解不透的问题可能会在另一种碑帖方面获得有益的启示,所以放下暂时的纠结,才能最终融会贯通。 “不求甚解”作为读帖的极佳方法,实际上是注重培养对书法的兴趣。只有感兴趣,才会主动去学,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是获得充分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硬着头皮读帖,强行灌输,反而会感到厌烦、乏味乃至痛苦,就破坏了学书法的兴趣,适得其反。

1 2 共2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