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建俊:美永远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大家讲堂

詹建俊:美永远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2018-09-19 09:30:30  来源:中国文化报

  强化艺术的精神性

  詹建俊的艺术创作始终根植于生活、根植于人民、根植于这个时代。詹建俊曾说:“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每位艺术创作者都要从生活中寻求灵感,积累素材。拓展和丰富个人生活,深入到广阔的生活中去体验和感受不同的生活情境,并且尽可能地用画笔进行写生,这是画家在艺术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创作《狼牙山五壮士》时,他做了大量的资料研究和实地考察、采访、写生。詹建俊说:“创作历史题材的作品跟创作现实主义的作品有着很大的不同。很多情况下艺术家都没有亲历那段历史,这就需要做大量的实地素材搜集和考察,这样才能如实地把历史上特定的环境和人物以及气氛画出来。”

  詹建俊认为:“艺术是对生活自然状态的表现与升华。这里有三层含义:第一,‘生活的自然状态’强调艺术源于生活,生活是基础,艺术家要重视日常生活,要多方面了解生活的各种状态;其次,‘升华’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生活认识的基础上,将体悟到的感受升华为艺术。将内在精神提炼出来,才有艺术表现力;第三,‘表现’是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用艺术语言去表现。简言之,既要研究生活,也要研究艺术。”

  因此,詹建俊的画往往表达了他对某一个地区、人物、景色等的综合性特征的感知,而并不是特定的某个对象。“我从现代艺术、传统艺术里吸收很多,更侧重油画艺术语言的表达力,寻找到合适的油画艺术语言。”詹建俊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詹建俊多次倡言中国油画家应该重视艺术的精神性。他的作品体现出形式、结构的进一步单纯化和精神性、象征性加强的艺术趋势。跨入新世纪,詹建俊的画风愈发豪放,寓意愈发深刻。

  耄耋之年心系美育事业

  詹建俊对中国的油画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他不仅进行艺术创作,还在中央美术学院承担了繁重的教学工作,培育了很多学子,可谓桃李满天下。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恢复画室制,詹建俊执掌第三画室,他继承与发扬了第三画室首任负责人董希文可贵的教学思想,并融合了自己对油画的理解,培养出许多卓有成就的青年画家和高端人才。詹建俊在教学上非常严谨,不但言传而且身教,在生活中又不失豪迈和浪漫。在第三画室学习的经历,也成为很多学生温暖而深刻的回忆。

  詹建俊的学生、油画家白展望说:“先生平时给我的感觉是很寡言的,其实先生很幽默风趣。只是他讲的全是艺术和绘画。他的心里全是艺术的天地。和先生相处久了,就有一种纯粹和纯净的感觉。”油画家喻红说:“詹建俊像严格的大家长,画室的气氛既像师徒,又像家庭。他严谨的治学理念使我受益终生。”

  如今,詹建俊在耄耋之年依然心系美育事业。他说:“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对单一化的教育相比,现在美育非常多元化。不少教育的观念与方式都是借鉴国外的,比如实验艺术就有很多跨学科的探索。现在很多学校都在不断地变革、探索中。” 詹建俊认为,多元化是当代艺术领域的一个趋势,向西方学习新的艺术形态,但不应该削弱传统的艺术门类。

  在他的文章《自觉构建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和《走中国油画的创新之路》中,詹建俊说:“既要思考当代国际新流行的艺术模式与价值尺度,又要坚守本国民族文化立场与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同时,在当代多元的价值观念和不同的审美取向的状况下,詹建俊强调,艺术家要表现美。他说:“美在人类的精神和行为中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而且只有美好才能战胜丑恶。美永远是人类生存的支柱,美永远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美永远是艺术表现的核心。”

  自1985年起,詹建俊除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外,先后担任中国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院长等职,对中国油画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巨大的热情,作出了许多突出的贡献,成为油画艺术界的一面旗帜。

1 2 共2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