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舸:影像随心 从记者到摄协主席-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大家讲堂

李舸:影像随心 从记者到摄协主席

2018-11-05 09:10:52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李舸作品《门神》

  这一年,他带领中国摄协在中国农村开展了很多文化交流普及活动,“采访越深,创作越多,越发现民间瑰宝取之不尽,正是这片深厚的土地滋养着我们产生无穷的艺术灵感,推动着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行和发展。”

  这一年,他还主持为期三年的“影像见证新时代,聚焦扶贫决胜期”驻村调研创作项目,带领摄影家奔赴祖国东西南北17个深度贫困乡村进行调研创作,努力拿出一套真正具有文献价值的影像资料,让更多人关注中国精准扶贫的变化。

  “为什么我的裤脚和鞋上时常糊着泥巴和草根,是因为我很享受在田间村头、大山深处那股踏实的地气儿。”这一年里,大半时间深入田间地头,让李舸感慨颇深。

  从业28年至今,有件小事仍让他难以忘怀。

  “1998年特大洪灾时,赶上洪区大雨,因为需要保护摄影机,我向一位陌生大爷借了一把伞,并且塞给他五块钱。采访回来后我匆匆把伞还他,准备上车离开。结果大爷拉住我,手里还攥着那张五元钱,原封不动地塞回我的手里。这一幕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这是一种特别朴素的情感。”

  感动之余,也带给李舸新的思考:“做记者是为谁服务?”

  他反问了一句,沉吟了几秒说:“我们不是为了做新闻而做新闻,而是要真实记录他们的生活。首先要热爱我们这片土地,热爱我们的人民,能够想他们所想,传递他们所要传递的声音,做沾泥土、带露珠、有温度、接地气的采访。”

  作为摄协掌门人,到底什么样的照片能打动他?我们好奇地问。

  “好作品无外乎两节,一个是情节,一个是细节。故事即是情节,而细节的评判标准是艺术语言能否打动别人。当摄影师与拍摄对象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时,细节才会打动观众。这是一种深沉而隽永的情怀。情怀来源于我们内心中对于生活、对社会、对祖国、对时代最美好、最深沉的追求。”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生活中的李舸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爱好读书,喜欢写毛笔字、学古琴,闲时,还会刻石、烧陶、自己动手做手工书……而这些,也让热爱乡村生活、非遗技艺、传统戏剧的他,镜头中始终充满着满满的乡情和感动。

  让他深受感动的还有中国文联、作协主席铁凝说过的一段话:“文化应该是一所教导谦逊的学校,它终生教导我们如何理解自己,并且有能力欣赏他者。”在李舸看来,摄影亦是一种文化表达的习惯,让人们有能力欣赏、敬畏他人,去过平和的生活。

  “摄影是智慧的修行,是清晰地观察世界,是真挚地交流情感交流,由衷地懂得感激,深切地体味幸福。”说这话时,李舸眼光坚定,语调平和,身后正是他用心拍摄的一幅幅独家、独特、独创且独幅唯一的摄影作品。

  采访结束,我细细品味着李舸的讲述,这一年,他还是我们所熟悉的同事,低调谦虚真诚,依然保持着最初的淡定与清醒,所不同的是,身肩重任,站位更高了、格局更大了,视野更宽了……(黄维)

1 2 共2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