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雪域天路”追寻文明印记-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公开课

沿“雪域天路”追寻文明印记

2018-03-01 09:06:29  来源:光明日报

  高原雪域的文明交流

  高原的地理环境使得行路艰难,但这挡不住人们交往的脚步。在西藏石器时代的遗迹中,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黄河流域文明的印记。展览中有一件出土于阿里地区的黄金面具,制造年代为公元3世纪,属于古象雄国的随葬品,可谓是阿里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以黄金面具作为随葬品的文化现象广泛存在于当时的欧亚大陆。因此,这枚黄金面具可谓是古代文明交流的见证。展厅里还有一块织有汉字“王侯”的织锦,这是在西藏西部首次发现的汉地丝织物。这两件文物都说明,早在距今2000年至1800年前,西藏西部已经与南疆、南亚次大陆产生紧密联系,并通过新疆与中原、中亚及欧亚草原产生了互动和交流。

  此外,在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墓地出土的、目前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茶叶表明,至少在1800年前,茶叶就已经被输送到了海拔4500米的西藏阿里地区。由此可以推测,当时丝绸之路有一个分支是穿越青藏高原的。这条绵延的高原丝路,联系起了不同时期古代西藏与中原和周边国家及地区之间的交通网络。

  而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后,吐蕃与外界亦有频繁的交流。展品中有一件拉萨大昭寺提供的兽首胡人纹银壶。它是由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发现并供奉给大昭寺的。记者注意到,银壶由银片捶揲而成,壶身錾刻有一组生动活泼的图像,其中“反弹琵琶”的姿态,与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如出一辙。反弹琵琶的男子发间有日月头饰,令人联想到来自中亚西亚地区的萨珊波斯、栗特文化。

  本次展览的一件重量级展品——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为兽首胡人纹银壶反映的历史价值提供了更多印证。《步辇图》描述了吐蕃禄东赞受松赞干布派遣,向唐太宗请求和亲的史实。画中禄东赞身穿的长袍疑是四川产的仿萨珊、栗特样式,参考《步辇图》上的服装样式便可得知,银瓶上的人物服装在吐蕃王朝时期已经流行。《步辇图》作为中国十大传世画作之一,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见证了松赞干布时期唐蕃使者互访的频繁程度。《布画禄东赞请婚图唐卡》《布画金成公主进藏图唐卡》等文物也是唐蕃友好和平往来的有力证明。

1 2 3 共3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