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书画

藏品展示

一对明代鸱吻柱础

2019-11-08 10:10:58  来源:山西日报

  原标题:明代鸱吻柱础

 

  藏友老孔向我展示了他近日购得的一对明代石质鸱(音“chī”)吻柱础藏品,言谈甚欢,眼界大开。

  这对石质鸱吻柱础,上底直径29厘米,下底直径32厘米,高56厘米。其外形为六棱,上下5层,每层都辅以浮雕,或鸱吻升腾,或瑞兽侧立,无不精雕细琢,于细致中凸显遒劲,于精美中传神韵。尤其是柱础底端,均以六角为兽头,尽显威武之态。整件柱础构图严谨,雕工精湛,石料规整,皮壳光滑,极有收藏价值。

  柱础中的鸱吻,又名螭吻、鸱尾,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其口阔嗓粗,好吞火,多见于传统建筑上,当做“辟邪物”。民间相传龙生九子,鸱吻为其中之一。其形状奇特,龙头鱼身,如剪去尾巴的四脚蛇。因其喜欢东张西望,又名“好望”。

  宋代《太平御览》载:“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意思是说唐代史书记载,汉代相梁殿起火后,依照巫师建议,在大殿屋脊上塑造鸱吻之像,用来避火灾。因为鸱尾是水精,喷浪降雨可以防火。1960年,在湖北荆州郊区发现过一件筒瓦脊兽,其内壁刻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字样,可见中国建筑上至迟在西汉时期就出现吻兽了。

  “墙倒屋不塌”,中国古建筑奇妙之处便是有柱础将柱子与台基相连,使柱脚与地坪隔离,既起到防潮作用,又可加强台基的承压力。俗称磉盘或柱础石的柱础,可谓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构件之一。殷商时期多为天然石块,汉代则以圆形、覆斗形和部分动物纹饰居多;到南北朝时期,莲花瓣形较为常见,唐宋时期大多为覆盆式;元代的素作柱础最多,而明清时期,官式柱础多为鼓镜式。随着时代演变,柱础将实用功能与艺术性完美统一,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富有情趣的一部分。

  “琉璃为墙壁,水精为柱础。”气势恢宏而又美轮美奂的中国古代建筑,有着无穷微妙的细节,或大气,或精致,或繁复,或简约,既蕴涵着审美旨趣,又传达着文化气息,堪为建筑美学中耀眼的明珠。(王继军)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