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书画

藏品故事

6年研究,只为一张瓷青纸

2017-12-04 08:28:26  来源:西安晚报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龙藏经》

  2012年夏,杨玉杰终于如愿求得了第一批蓝草。经尝试多种炮制加工方法后,他傻了眼,纸张压根不上色。是什么原因?令他百思不得其解。他先后又求得几批蓝草。2015年,杨玉杰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实验室内又重新制作了一批制作工具,利用草本纸药成功上色了第一批纸。虽然色泽、均匀度远没有达到质量标准,但无疑为成功复制瓷青纸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15年冬到2016年夏他又经无数次改动调整,使纸的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2016年夏,经中国科学院造纸研究院一位彭先生的推荐,杨玉杰邮寄了两张瓷青纸给原中国造纸院的高级工程师王菊华,而这两张纸也给王菊华平静的生活激起了几多涟漪。3个月后,王菊华来电告知杨玉杰:她将亲临泾县纸坊现场观摩其瓷青纸制作。这一消息令杨玉杰几乎不敢相信,王老在造纸纤维分析和古代手工纸研究领域德高望重,学术造诣极深,且已87岁高龄,而自己和她素昧平生。10月30日王老不顾长途跋涉辛苦,一下车就直奔杨玉杰在丁家桥镇新建的纸坊内观摩了3个多小时,并详细询问了制作流程和现存的困难状况,并带走一些原料以备检验分析。临别之际王老微笑着鼓励他:“保持联系!要做下去,一定要坚持做下去。”至此,瓷青纸将相距数千里的两个人联系在了一起。

  这期间,北京工商大学教授、著名的手工纸研究和科普宣传专家刘仁庆收到了杨玉杰的瓷青纸样品后,热情地询问其配方和制作流程,多次通过微信提出指导性建议,同时也透露了对该纸发展前途的关切。“这种瓷青纸现在哪些方面可以应用?传承这种纸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字里行间,渗透至深关爱,感人肺腑。

  此后杨玉杰幸运借到了两小片明、清瓷青纸样,参照纸样细化工艺,反复改进,使纸的成色和固色效果日臻完善。目前成品纸色靛蓝深邃、表面温润、书画性能颇佳。

  2016年12月,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全国征集“十大”手工纸样赴韩国国立图书馆参展,杨玉杰所制的瓷青纸幸运入围,这给了他莫大的鼓舞。更可喜的是他还陆续接到了几张订单,在他的瓷青纸无宣传也无包装的情况下,这几张订单无异于雪中送炭。

  2014年时,杨玉杰曾在泾县茂林老家的山上试种了几株野生蓝草,经过了两个春秋,竟然生长旺盛,这证明皖南山区适宜种植蓝草。“我非常渴望有一片自己的蓝草种植基地,我希望不久这个梦想能变为现实。”杨玉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2017年仲夏,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宣纸传统制作技艺抢救性挖掘整理研究》项目组对杨玉杰采用宣纸制作瓷青纸进行采访,并对制作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受访结束时,杨玉杰感慨良多:“我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挖掘更多类似瓷青纸这样既原生态又具人文情怀的作品回报社会。”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样一位如苦行僧般的创业者,一定能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奔向理想的彼岸。

1 2 共2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