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书画

藏品故事

《湖北天门熊氏契约文书》

一部家族契约文书的分量

2019-04-08 08:52: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天门熊氏文书记载家族经济生活

  每一次史料的大规模发现和整理,都会带来一次历史学的巨大进步。自晚清以来,非常态文献(地下发掘和民间发现之文献)时有惊人的发现,光绪二十五年(1899)安阳殷墟甲骨文被王懿荣等发现,1900年敦煌文书被王圆箓等发现,分别形成了影响世界的甲骨学和敦煌学。20世纪后半期,简帛文献不断问世,特别是楚地简策,呈现出成批发掘和发现的奇观,引起海内外考古学界和汉学界的重视,形成世界性的热门显学。20世纪50年代,徽州文书在屯溪被发现,约20万件从宋代到民国的契约、账册、信札等文献引起海内外学界的极大重视。而在这些为世所知的文献之外,还有一宗关涉湖北的非常态文献值得重视,那就是湖北天门岳口上堤的熊氏契约文书。这宗持续时间长(从清康熙初迄于民国)、内容丰富且出自同一个家庭的契约文书,为他处罕见,构成了该文书的最大特点,从而具有独特而突出的价值。它的整理与出版必将带来长江中游社会经济史和清史、民国史等研究的充实和发展。

  经过主编张建民、副主编唐刚卯等专家的努力,这宗家族原始文书和文献已被整理成《湖北天门熊氏契约文书》一书,上下两巨册,120余万字,由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该书收录了清代天门县岳口镇的熊维贤直系后代的各种经济生活文书。据三楚堂《熊氏宗谱》记载,天门岳口上堤熊氏原籍江西临江府新淦县,明永乐年间有熊子清、子洪兄弟迁居湖广襄阳府光化县双沟镇,正统初年再迁景陵县小堤市,后分居横林(虎岭)等地,约在清初,有(子)洪系四房瑞公之后熊维贤一支迁居岳口镇,定居上堤街一带,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保存下大量的土地和房屋基地买卖、土地租佃和典当、金钱借贷和商贸经营等诸多方面的文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长江中游的主要地貌是江汉平原,由于河湖纵横,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堤垸农业生产面貌,对此,《湖北天门熊氏契约文书》收录的岳口熊氏契约文书中,尤其田地买卖、田地租佃契约中,有充分体现。无论水田还是白田,亦无论田地买卖还是租佃,所见契约大部分都言明田地坐落的垸名,田地租佃契约大多还要强调每年堤垸岁修,佃户应该帮出堤夫的问题。在契约中出现较多的垸名如虎獐垸、高作垸等。据张建民在该书前言中所称:“契约文书中出现的不少堤垸名称,为方志等地方文献所未载,其间不无大小堤垸的分合,堤垸数量的消长,堤垸与河湖相对位置的变化,水田白田的转换,诸多信息无不有助于堤垸农业史、水利史、环境史研究的深化。”

  该书收录的不少契约,还同时指明了田地所属的方位和地名,透露出当地的社会基层组织的结构。如陶林垸南三狮团等,这里的“团”就是天门县基层乡里组织“里”下面一级的名称,“里”之下分设“团”,堪称天门县的地域特色。据乾隆《天门县志》记载,县境所辖除了城内外坊厢外,还有6村25里,其下统团360个。《湖北天门熊氏契约文书》中这些颇具地方特色的文书和信息,是其他史籍所罕见的,具有难以取代的史料价值。

1 2 3 共3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