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系毕业展何以成了鸡肋?-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头条

艺术院系毕业展何以成了鸡肋?

2018-06-21 09:35:09  来源:人民网书画

  就软件设施来讲,一位指导老师要指导多人完成毕业论文和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的写作自然流为形式。艺术院系实践专业的毕业论文绝大部分不过是创作杂感,根本不能算是规范的学术论文。就毕业创作而言,一位极具创造力的指导老师可能会指导出极富创造性的学生作品,但对于那些没有丝毫创造力的指导老师,人们显然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指导老师有创造力,也要看学生对待毕业创作的态度与其自身的创造力。倘若指导老师没有创造力,学生又不认真对待,那结果便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就硬件设施来讲,成百上千毕业作品的展出需要足够大的空间。这对于老牌的艺术院校不是问题,因为它们有足够的展馆,但对于很多综合性大学的艺术院系,简直愁煞人也。即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办成毕业展,有没有观众参观也还是问题。

  常有人抱怨艺术院系毕业作品的整体观感是幼稚、肤浅、保守、无病呻吟、故作深沉……总之一句话,缺乏创造性。当然,也不乏出色的作品,但是太少。“撞画”“抄袭”最为人所不耻。

  然而,“撞画”“抄袭”现象为何屡见不鲜呢?虽说其体现的是学生创造力的集体缺失,但学生创造力集体缺失的根源何在?社会“急功近利”?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我曾在《不依靠传统,依靠创造力》一文中写道:“我并不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会决定其国民的创造力——创造力是无法培养的,只能激发。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糟糕的教育通常会扼杀国民的创造力或限制其发挥。”

  我的意思是学校(教育)应营造一种自由的氛围,以便每位学生的创造力都得到绽放。九年义务教育加上高中三年,再加上本科四年和硕士研究生三年,再加上博士研究生三年,最快拿到博士学位也要22年。如果一个人5岁读一年级,那他不出30岁可以拿到博士学位。倘若直接读到顶——拿到博士学位,别说“服务社会”和“创造价值”,他极有可能“生活不能自理”。历经考试和在题海中长大的孩子会有什么创造力?不能融于社会而选择出家、自杀的硕士、博士还少吗?

  学习、从事自然科学的人一直待在学校或实验室姑且可以理解。但对于学习、从事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人来说,将自己禁闭于“象牙塔”中是绝对不行的。你能接受一个没有结过婚的人制定的《婚姻法》吗?你能指望一个对人生、生活、社会缺乏起码认识的人去“改变社会”“造福人类”吗?

  人们对77、78级大学生印象深刻,然而77、78级大学生之所以能在学生时代就有“惊人的创造”那是因为他们在进入大学前已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生活阅历。

1 2 共2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