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闹元宵”愿不止于热闹-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头条

故宫“闹元宵”愿不止于热闹

2019-02-19 08:40:42  来源:解放日报

  沉睡在“世界之最”里的故宫,只能是一个文物集散地。只有让文物活起来,文脉才能传下去,文化才能火起来。这几年,故宫的门越开越大,从2012年到2018年,开放面积从30%增加到80%,新开放了南大库家具馆、3/4的城墙,越来越多的院落、展览、文物与公众“见面”。抛开了“高冷”,揭开了“面纱”,故宫变得越来越“潮”,离老百姓也越来越近。故宫文创产品,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一年销售额超10亿元;《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经播出,豆瓣评分9.3分,70%的点赞人群是年轻人,导致后来故宫招聘,居然收到了上万份简历……

  当“故宫们”变得越来越亲民,一个问题也再次浮现出来:如何让人们走出“看热闹”的浅层次?故宫博物院的老员工至今都还记得,当年从未对百姓开放过的紫禁城大门被打开了,开放首日闭馆后打扫卫生,光是被挤掉的鞋子就捡了一筐有余。但是看完后,人们脑子里能留下多少文化记忆?故宫博物院90年院庆时,《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名画亮相,曾一度引发冲刺看名画的“故宫跑”。“跑”过的人中有多少看懂了这些名画,又有多少读懂了名画背后传递出的文化?

  文化的浸润需要潜移默化,文化的传承更是需要世代努力。文化从来不是静止的,而是始终在发展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但是,文化自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更不是那种“我祖上阔过”的可笑自大。它需要扎根历史和现实,不仅知晓“家底”,更要挖掘和研究,从中找到国家民族延续繁盛的基因密码,找到与世界对话、让百花齐放的中国底蕴。

  在紫禁城里过元宵佳节,这是难得的一次文化体验,但愿大家看到的不只是“热闹”。 (王珍)

1 2 共2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