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国内美术馆缺乏专注的学术方向-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业内动态

王东:国内美术馆缺乏专注的学术方向

2017-12-08 07:57:47  来源:中国网——艺术中国

  我在论坛发言里是从美术馆机构策展人的角度来分析当下我国美术馆馆藏与策展,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脱离开西方艺术话语体系而独立存在。这种现状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并没有减轻,而是不断得到加强。美术馆和博物馆现在都面临这样的情况。我举了以泰特和国外其他西方美术馆的例子,实际上想强调的一点是,作为在美术馆机构的策展人,你肯定要考虑他们都在持续挖掘对自身藏品的研究和展示。像泰特在这块一直做得不错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大家都在研究一盆花,现在研究的却是一片叶子。策展人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批藏品展开多面向的方式去研究同一个藏品。现在国内这一块做的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换言之,就是对于藏品的深度挖掘还有空间。当然这和美术馆自身藏品的丰富性、系统性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比如国内一个馆5年做了20个大大小小的展览,收的艺术家作品很分散,缺乏系统性。在日后对于藏品的梳理与研究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面临很多挑战。还有一个就是从策展学的角度来说,如果从博物馆和美术馆的角度来看,国外一流的美术馆在注重自身藏品价值开发的同时,传统美术馆也会展开对于“如何加强艺术作品、美术馆和当代观众之间的联系”的追问?实际上做任何一个展览,作品和内容再好,也要考虑到展览最后的受众。但实际上作品最终是要给观众看的,这个展览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到底是多大,那完全取决于展览之外外延的工作坊、讲座和甚至其他交流互动的东西。例如,英国泰特美术馆新馆建立之后就专门有一层空间是用于开展“交流(exchange)”这个项目的。美术馆有一期选择了自身藏品中一件与“交流”这个概念相关的艺术家的作品。在新的交流空间内,美术馆邀请艺术家与当地的社区观众展开关于“交流”的对话。同时,艺术家也发起了一项“邀请”任务:每一位来美术馆参观的观众都将收到该艺术家发出的一些卡片,每个卡片上都有一些“任务”。这些“任务”,有些是请持卡人去展览随意采访一位观众观展的感受,有些是请持卡人邀请一定数量从未走入泰特美术馆的新观众。当然,艺术也以“交换”为题,邀请了来自银行的收银员(处理存钱业务)与来自普通家庭的小男孩(会存钱到储蓄罐)共同就“存钱”展开讨论与意见交流。这种以藏品为研究对象,以当代交流为手段的策展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的。当然现在国内美术馆的中国展览的多媒体声光电、表演的元素也很多了,展览视觉上的张力也是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观众进行参与互动的。不过,就策展“内容”本身的挖掘,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

1 2 共2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