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劫难移爱国志:追忆张伯驹往事-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沙龙

尘劫难移爱国志:追忆张伯驹往事

2018-04-17 14:53:33  来源:人民网书画

  三求《平复帖》

  西晋陆机《平复帖》是我国留存至今时代最早的古人墨迹。卢沟桥事变前一年,岳父在上海闻溥心畬所藏韩幹《照夜白图》卷被沪商叶某买去。时宋哲元主政北京,岳父深恐该图卷被转手出境,急函宋氏,请止出境,但为时晚矣,已被叶某转售英国。《平复帖》真迹,岳父在湖北赈灾书画展览会见过,担心重蹈《照夜白图》覆辙,立倩阅古斋韩君(即韩博文,编者注)往商于溥心畬,勿再使流出国外,并请让。但溥开口要价20万元,事未成。1937年,叶遐庵举办上海文献展览会,岳父又挽张大千先生致意溥氏,愿以六万元求让,心畬先生不肯,事又未成。至夏,卢沟桥事变起,岳父由沪抵京。腊月二十七日岳父从天津回京,火车上遇溥沅叔先生,得知心畬先生遭母丧,正在筹款事,遂请溥先生代为说合,以四万元之价得《平复帖》。为此,岳父欣喜若狂。庆幸此宝未被商贾转手流出国外。1941年秋,岳父携全家入秦。一路中,将国宝《平复帖》缝入衣被,虽经乱离跋涉,未尝去身,可见用心之苦。

  赤子丹心照汗青

  1956年,我岳父出于赤城的爱国心,与岳母共商,从30年蓄藏的书画名迹中挑出八件精品无偿捐赠给国家,以偿夙愿,收到文化部长沈雁冰的褒奖状,内写“张伯驹、潘素先生将所藏晋陆机《平复帖》卷,唐杜牧《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服赞》卷,蔡襄《自书诗》册,黄庭坚《草书》卷等珍贵法书等共八件捐献国家,化私为公,足资楷式,特予褒扬。部长沈雁冰。一九五六年七月”。我岳父认为这是平生最可欣慰的一件事,谁知1957年却换来了一顶“铁冠”。1977年,岳父在大连棒槌岛疗养,与刘海粟先生结邻而居,闲谈间海老问及岳父:“戴上右派帽子后有什么感想?”岳父苦笑一阵,说出了肺腑之言:“先父任过直隶总督,又是第一批民族资本家,说我是资产阶级,有些道理。但是我平生不会赚钱,全部积蓄,包括卖字的钱,都花在收藏上了。这些东西捐赠国家之后,我已成了没有财产的教授,靠劳动吃饭。戴什么帽子,我倒无所谓。一个渺小的凡人,生死得失,无关大局。但说我反党,实在冤枉。本想见见周总理、陈总,一吐为快,后来饱受打击歧视,见领导人已极难,我又不愿为个人荣枯浪费他们时间,一拖就是四年。1961年,去吉林离京前,陈公派车接我到中南海,问到生活、写作、爱人作画等方面有什么困难,十分细致。然后询及去东北后的打算。我说可以教诗词、书法和古画鉴定。陈总说:这正是你们当行的事情。关于右派的事,有些想不通吧?我老老实实地说:此事太出我意料,受些教育,未尝不可,但总不能那样超脱,做到无动于衷。在清醒的时候也能告诫自己:国家大,人多,个人受点委屈不仅难免,也算不了什么,自己看古画也有过差错,为什么不许别人错送我一顶帽子呢?我只盼望祖国真正富强起来!陈公说:你这样说,我代表党谢谢你了。你把一生所收藏的珍贵文物都献给国家,怎么会反党呢?我通知你们单位,把结论改成拥护社会主义,拥护毛主席,拥护共产党。我们珍重道别,心里暖烘烘的。”一席话,听得海老默然。火辣辣的一颗爱国心隐于话间。陈总逝世后,岳父挥泪写了挽联:

  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山河,永离赤县;

  挥戈挽日,接樽俎,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原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

  挽联充分表达了岳父对陈总的无限哀思,也吐露了对陈总为国为民的无限倾慕。两颗爱国心,紧紧相扣。

  小小短文,不可能道出岳父“艺苑真学人”的全部,只能约略写出他热爱祖国文物,保护祖国文物的一二事。

1 2 共2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