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早期非遗文物曾“走过”古丝路-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展览热点

珍贵早期非遗文物曾“走过”古丝路

康乾盛世“苏州版”再现纸上好华年

2018-06-25 08:15:49  来源:新民晚报

  

皇妃与格格 清乾隆 墨版套色敷彩

  近期,桃花灼灼家乡情——《康乾盛世“苏州版”》研究成果展正在苏州美术馆展出。

  苏州桃花坞,位于古城的西北隅。明代中叶,这里同时出现了名扬天下的一人一品,一人即江南大才子唐寅,一品即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州版”是桃花坞木版年画前身的一个盛期。它延续了明代印本书籍、风俗版画和饾版、拱花技艺,中国民间版画存世绝大多数是清末之后作品,唯有苏州木版年画在国外存有早期作品,它不仅是珍贵的中国传统美术资料,亦能引导我们用开放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的视野和方法来保护非物质遗产。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伯虎赋写的《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道出了桃花坞木版年画的渊源,而清代末期桃花坞地区又是年画的刻印和集散中心。所以,后期后人就将苏州刻印的受到广大农民欢迎的木版年画称作为“桃花坞木版年画”。

  民间木版年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用于避邪的“桃符”之类的门画。桃花坞木版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自宋以后,苏州的雕版印刷技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到了清雍正、乾隆年间进入鼎盛时期,代表着木版画的艺术巅峰。

  民间艺术的高峰展现江南情愫

  传统桃花坞木版年画线条劲健,构图丰满、色彩鲜艳、造型夸张。采用一版一色的制作工艺、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本次展览策展人高福明表示,清雅细秀、构图复杂是苏州版画的主要特色。其“仿泰西笔法”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中是独树一帜的,作品线条排列细密匀正,吸收了西洋的焦点透视表现方法,讲究明暗,模仿铜版画效果。深入全面考察这一时期,有中西文化碰撞,也有本土文化滋养,康乾盛世“苏州版”包含了宫廷版、文人版、西风版(即姑苏版)、民间版,兼顾其他流派和适当的嘉道年间的作品,人们能由此了解清前期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全貌,以及各流派的艺术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1 2 共2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