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早期非遗文物曾“走过”古丝路-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展览热点

珍贵早期非遗文物曾“走过”古丝路

康乾盛世“苏州版”再现纸上好华年

2018-06-25 08:15:49  来源:新民晚报

 四妃十六皇子图 清乾隆 墨版套色敷彩

  我们在国外收藏者的《仕女图》中清楚看到了“姑苏信德号”字样,《泥金报喜》画面中的“姑苏季祥吉发行”字样。苏州古称平江,又称“姑苏”。学术界亦有将康熙、乾隆时期的木版画直接命名为“姑苏版画”,誉为“姑苏版”。据称当时的年画作坊多达五十多家,且主要分布在苏州城外山塘街和城内桃花坞一带。

  目前所见的作品有《阊门图》《姑苏万年桥》《三百六十行》《山塘普济桥》《姑苏虎丘誌》等,这些刻绘精丽的作品既吸收了西洋绘画的透视明暗,又不失传统中国画技法,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古丝路上文化联系的纽带

  姑苏版画曾在文化输出上占有主导地位。在东西方艺术交流史上,清代康熙至乾隆早期可谓是姑苏版画海外输出的黄金时期,也是姑苏版画史上一页重要的篇章。英国大英博物馆中国版画绘画藏品部学者王小明曾提到,1685年康熙皇帝宣旨开放海禁,设立了江浙四处海关进行贸易。这段时期,大量的欧洲商人、植物学家、传教士从开放口岸进入内地,姑苏版画就是在这一时期以私人贸易方式,从中国的东南沿海销往欧洲。欧洲对姑苏版画的追捧从17世纪开始,一直到18世纪末才减弱,史称“中国风艺术时期”。英国著名书店“寒山堂”藏有传世数量最多的姑苏版画。当时的姑苏版画代表了强势的东方文化,影响到了19世纪前欧洲的审美。日本的浮世绘版画也同样吸收、借鉴了姑苏版画的创作元素,其美学风格受到姑苏版画的深远影响。

  这一时期的版画,存世很少,学术界认为“在西洋铜版画影响下产生的作品,是中国版画史上极为罕见的具有优秀技术的大型版画,它能确切地把握西洋铜版画中所得到的意象,把它溶入中国传统绘画的主题之中。”暗哑雅致的色彩,纷繁复杂而又细腻精致的画面,姑苏版就这样留驻了一段美好华年。(吴南瑶)

1 2 共2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