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文化符号”构建之路-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空间

西泠“文化符号”构建之路

2018-04-16 11:22:3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设计:蔡华伟

  西泠印社将逢115周年社庆。一个百年名社,盛衰浮沉、跌宕起伏,可以说的太多太多。我们也正在投入精力,对这样一个艺术社团的百年命运和得失荣辱进行深刻的反思,把它与国运、国学,与传统文化、文化自信连接起来思考,试图寻找出更有价值的结论。

  以金石篆刻领一代风骚

  从1904年创社开始,检讨早期西泠印社中人,尤其是丁仁、王禔、叶铭、吴隐“创社四子”的初衷,即是在一个纷繁的乱世中为自己寻找一方精神上的净土。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几个名不见经传又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个人意愿和社会资源作了充分的聚汇整合,我们在很多场合提过,在世家大族积累(丁)、艺术高峰攀援(王)、实际事务营运(叶)、品牌经济打造(吴)等方面,形成合力。更从社史得知,当时印社曾经推出两大支点:一是名人效应,请吴昌硕任社长,兼有融合沪杭两地的地域优势;二是紧紧抓住当时寂寞孤冷的印章篆刻这一“主题”,进行立体的大规模的持久展开。

  如果说当时上海是西洋美术的天下,中国书画也只是偏于一隅的话,那么在杭州,西泠印社又是在传统书画艺术十分发达背景下,选择了更冷寂偏门的篆刻一道。西泠印社百年史中,从来没有冷落过书法和中国画,初期每逢十年社庆,必有“金石家书画展”之大举,表明书画是与篆刻并驾齐驱、与生俱来的——但一提到核心品牌符号,篆刻、印学仍然是中流砥柱,不可动摇。这种层次感,在西泠印社的老辈人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在今天西泠印社发展中也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共识”。印社每年开理事会推荐审批新社员,当然想择优录取广纳人才而不必太计较其篆刻水平是否达到一流,但通常一定会有理事们善意地反复提醒:审批要以篆刻人才为主,其中包含着的情结,反映了西泠印社所独有的“品牌”“符号”的指向性。

  遥想清末民国时期的上海滩,书画会、美术会林立,只有西泠印社以金石篆刻为主,独一无二,遂能脱颖而出,领一代风骚。半个世纪以来,西泠印社一如既往坚持自己的“品牌”传统,汇聚篆刻人才最称着力;当然它不忘兼及书画,因为那也是传统文化艺术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有意忽视懈怠。此外,印社重视传统“金石学”和现代印学研究,以学术作高端引领。这样的复合形象,有点有面,庶几才有可能成就一个百年“西泠印社”独一无二的专业品牌与文化符号。

1 2 共2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