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的敦煌样本-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空间

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的敦煌样本

2019-04-19 13:03:27  来源:光明日报

  体制机制精致有效,打造文物领域“敦煌质量”

  地处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是静谧的,但走进敦煌研究院,每个人都是忙碌的,他们很多人以院为家,承担着繁重的工作。75年来,一代代人扎根大漠,探索出了符合文物遗产保护规律的“十位一体”的事业发展模式和“基于价值完整性的平衡发展质量管理模式”,打造出文物领域的“敦煌质量”。 遗产管理是一项复杂、多层面、多维度、跨领域的开放式动态科学的管理过程,涉及诸多物理的和人为的要素。保护,研究,弘扬,互相关联,互为表里,是协同发展的整体性系统。

  真实、完整地保护文化遗产,不仅要保护它的本体,还要保护它赋存的环境。敦煌研究院在文物保护领域建立起详细的莫高窟保护管理制度,有基于风险管理的文物监测预警体系,有标准的文化遗产保护规范,有精细的保护技术和工艺操作流程,有严格观测评估为一体的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应用与评价管理体系,通过对文物调查、保护、科学研究、结果监测评估等各个环节的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确保用于保护文物的各项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

  “高质量的文物保护,就是要做到最小干预。”王旭东告诉调研组,“敦煌的保护已经逐步过渡到预防性保护阶段。在最低限度干预原则下,敦煌研究院建立起一整套文化遗产保护技术规范。目前,这些技术已在10余个省区的200多个文保工程中应用。”

  敦煌研究院协同考古、历史、美术等多学科进行跨领域研究,多年来,先后出版了各类学术专著50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3700余篇,整窟临摹复制洞窟15个,单幅壁画临摹2000多幅、彩塑50多身;创办的敦煌学期刊《敦煌研究》,入选第二、三届全国“百强报刊”;第三任院长樊锦诗历时十年领衔编著的《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于2017年获得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敦煌研究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

  莫高窟是中外多元文化交流的结晶,敦煌研究院以敦煌石窟和敦煌学为研究核心,以图像、文献、文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从广度到深度等不同层次的学术研究。公开学术研究资源,积极搭建敦煌学国际化交流平台,完善访问学者招募机制,鼓励人文科学同自然科学的几十个学科交叉研究和多领域协同研究。通过建立“协同管理”体系,形成各方力量参与敦煌文化遗产研究的格局。

  除此之外,该院在有效保护好莫高窟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索面向公众的更完善的开放服务,充分拓展开放空间,开展游客承载量方法研究,建立了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通过保护、研究,最终要将文化遗产赋存的丰富而又多元的价值呈现给公众,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从中汲取营养。”李萍介绍,敦煌研究院针对观众类型建立的“针对性分类”弘扬管理体系,让不同类型、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社会大众能看得好、听得懂、记得住、讲得出。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翟亮亮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