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书画

艺术空间

广东美术馆

创新,一直在路上(组图)

2019-05-23 08:10:2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展厅一角

  理念创新:架起大众审美桥梁

  广东美术馆经过20多年的积累,已经依靠收藏逐步确立了它的地位,在文献、图像、原著等方面都是现当代的广东最重要的收藏研究基地。但凡大型的展览,广东美术馆都会出版精彩的画册,这些画册不仅是场刊,也是以研究为基础的图书。艺术家、专业人士能通过美术馆的一系列书籍来了解展览和研究现状。

  除面向专业人士,广东美术馆也考虑到大众的审美体验,并且将审美理念通过展览的细节传递给观众。在许钦松看来,广东美术馆并没有照搬西方的展陈方式,而是汲取了中国美学上所强调的?天人合一’的审美取向,又注重主体与空间的联结,在展示过程中复原作品原本所处的空间关系,带来一种浸入式体验,从而更好地完成展览的叙事目的。

  比如,“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策展人依照展览编排的逻辑顺序,在一开始进入的展厅内,悬挂了21位广东美术大家巨大的画像海报以及文字简介,给观众以视觉上的震撼,并以此展开广东百年美术的光辉历程,为观众打造了一个动静相融、作品与史论互佐的大型特展。

  “要真正实践并拓展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就要求我们全面、细致地分析观众类型和需求,才可能切实提供满足公众需求的服务,从而摆脱‘被牵着走’或‘自说自话’的状态。”王绍强表示。

  为了进一步活化藏品和展品,广东美术馆把数字化新媒体引入到展览和活动中,探索实践“美术馆+”的方式。在“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中,广东美术馆率先进行了尝试。展览中AR和VR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引起热议,VR虚拟展厅共有超过5万人观看,AR导览和微信二维码导览内容则有超过6万人阅读,阅读量达30万次。展览还设计了专门的APP,为观众了解展览、艺术家和作品提供多元渠道。自“百年大展”之后,广东美术馆又相继在“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第六届广州三年展”等展览中,继续沿用这种方式,效果很好。目前,广东美术馆正在推进数字化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统计,进行用户分析和管理,更好地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长期以来,广东美术馆配合展览,策划了大量的导览、讲座、研讨会、工作坊、主题活动、墙外美术馆等公教活动,全部对公众免费开放。

  广东美术馆打造的志愿者服务团队,在惠民服务方面也表现出色。他们推出丰富的社区摄影展、摄影工作坊等项目,还把艺术课程送进大中小学,从学校需求出发,用馆藏艺术设计课程,活化馆藏,普及艺术教育。

1 2 3 共3页

编辑:翟亮亮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