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变成产业发展“活招牌”-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职工艺术

老手艺变成产业发展“活招牌”

2019-03-22 11:22:23  来源:经济参考报

  “传统手艺也需要改良创新,为了提高出醋率、改善口感,我在原来基础上结合了一些新技术,但坚持不变的是手工纯粮酿造,不掺假、不勾兑,也不用添加剂改善口感、色泽。”在制醋车间的发酵池边,盖旭东和工人们用铲子均匀翻搅,帮助池里的玉米面、稻壳、麦麸等混合液充分发酵。

  建厂一年多来,“盖氏兄弟”生产的“老盖坊”手工醋已进入固原、银川等地的近百家商超。“春节前,一些人来订货,要把我们生产的纯粮手工醋当礼品送,我当时有点吃惊,后来想想这说明传统手艺越来越受认可了。” 盖旭初说。

  手工酿醋,全程需要近40天;古法榨油,每次至少需要4个工人,每道工序都是纯体力活。“慢工出细活”的老手艺往往意味着生产周期长、人力成本高,曾经一度被工业化大生产挤压到生存边缘。如今,传统手艺为何重焕生机?

  盖旭初认为,是老百姓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让传统手艺又找回了舞台。“过去人们生活水平低,买东西图便宜,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日常消费品价格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现在大家想法变了,要买好货、吃‘真’货,越来越多人回过头来找原生态的‘老味道’。”

  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禄胜认为,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变化,人们的消费需求更加看中品质和安全,“舌尖上的消费”愈来愈追求绿色、健康,这也让主打纯天然、无添加的传统手工制作产品重新回到消费者的“购物车”。

  土法熬制老红糖、手工纯粮原浆醋、农家自酿糯米酒……在网络销售平台,各种传统手工制作的产品热卖;超市柜台上,土蜂蜜、农家油、纯粮醋等各种原生态、纯手工的“土”货,售价往往比同类其他商品高,却依然受到消费者认可。

  “纯天然的东西没什么添加剂,吃着放心,味道也好。”在超市采购食用油的银川市民胡娟说,逢年过节,老家的亲戚朋友送点农家自制的米面粮油,那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好东西”。

1 2 3 共3页

编辑:翟亮亮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