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墨流”遇上土耳其“湿拓法”-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创艺之星

青年艺术家蓝君

当中国“墨流”遇上土耳其“湿拓法”

2019-05-13 08:18:20  来源:北京日报

  在马来西亚、印尼、文莱、阿联酋、伊朗,敬一学社的书法课程总能吸引许多当地民众参与。蓝君和爷爷教他们怎样用“软笔”写字。在当地人看来,用毛笔柔软的笔头写字简直是天方夜谭。

  虽然认为自己更应该被界定为“艺术教育工作者”而非艺术家,蓝君在艺术钻研方面还是颇有自己的心得。她专攻当代水墨,便与从事对外艺术交流有关。“比起传统水墨,当代水墨对外国观众来说更容易理解。文明的互鉴必须以一定的基础和共性为前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彼此增进了解。”

  2016年,蓝君在阿联酋沙迦举办画展,一位土耳其观众指出蓝君的作品采用了土耳其的传统绘画手法“湿拓法”,并略带自豪地问她是不是有土耳其的留学经历。实际上,蓝君采用的是中国起源于宋代的绘画装饰手法“墨流”。土耳其观众对此将信将疑,之后蓝君还进一步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寄给了对方。

  踏足过的亚洲诸国,40多万人口的小国文莱最让蓝君流连。文莱国家富庶,民众热情、受教育程度高。“文莱被誉为‘离天堂最近的国家’。文莱人热情到问个路都会请你上车,开车载你过去。”一次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蓝君就得到了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太太的“文莱式”相助。“到了目的地,老人跟主人聊得很好,告别时又拥抱、亲吻,让我误以为双方原本就是朋友。她走后我才知道他们也是第一次见面。”

  对蓝君爷爷的书法作品,文莱观众更是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心,频频向爷俩请教。蓝君告诉记者,文莱社会对中华文化的接受程度很高,政府鼓励马来族裔青少年学习华语,也鼓励大规模举行华人的节庆活动。她吃过最好吃的广式点心,就是在斯里巴加湾。

  蓝君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也从事“一带一路”的相关工作。对文化的交流互鉴,她还有很多的设想。尤其是中国文化在海外的推广,蓝君认为值得开拓的空间仍然十分广阔。曾经在文莱的一家书店,书籍语种的丰富程度令她感到惊讶,但在日文、德文、俄文以至乌尔都文的书籍中间,她竟没有找到一本中文书籍。

  “国际舞台上拥有庞大市场、强大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中国形象已经树立起来了。希望借‘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我们可以进一步型塑中华文化,通过中国价值的‘文化化’,让中华文化在亚洲、在全球引发更多的共鸣。”蓝君说。(白波)

1 2 共2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