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宇翀:为艺术而战!(组图)-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创艺之星

沈宇翀:为艺术而战!(组图)

2019-09-05 09:17:09  来源:杭州日报

 

清气满乾坤 水墨纸本 2019年作

  【学术简评】

  现代画家搞创作,总是想另辟一块无人之境,然师古人师自然之后,发现空间已经很小了,要不走寻常路就必须有更深的涉猎。所以,当我第一眼看见沈宇翀的这套西湖八景图时,眼前一亮,这其实也是我一直想要却未能企及的风格。笔性灵敏、画风轻巧、造型繁复、结构满密,这完全就是一套细致入微的工笔山水,除了朱玉的《揭钵图》给了他灵感,想必罗聘的《清溪旧院图》也是有一定启发的,画面中的渴笔焦笔又可上溯到清初徽州的新安派,似得意于程邃。当我破案一样地去求证于他时,他回了我一句话“老底都被你挖光了。”后来他告诉我,他的确从李龙眠上溯到唐代王右丞,展子虔的《游春图》和宋徽宗的《雪江归棹》都对他有一定的影响。

  我也或多或少明白了他成功的原因,取法于那些冷门的作品,既说明了他深挖传统的努力,也体现了他笔墨趣味中由天性而来的审美观念,此种观念在当下通过非程式化的造型,皴法的弱化,甚至西画中某些元素的借用——跟大部分少年习画的步骤一样,沈宇翀是学西画入门的,所以我想如果他来画人体,应该也是可以驾驭的——这些都是国画面临“继承与创新”这个大命题下最生动的范例。

  沈宇翀是温州人,江南平原舒缓的山水风光是他心中最契合心性的题材,温润葱郁的地貌特点如何用笔墨语言表达出来?南唐“董巨”一定是他案头常供的师爷,这点我根本不用去求证了,他画的山石我处处都看见了董源的影子,可以想见他从传统中花大力气打进去的功夫,以及努力跳出来的智慧。

  —— 陆易(浙江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宇翀近来酷爱细笔密皴。画有疏密二体,久为画史所揭,故张彦远云:“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所谓“疏密”,乃意味完足,并不全关乎落笔多少。李思训与吴道子大同殿画三百里嘉陵江,吴数日而成,李则花了一月之功,结果唐玄宗评为“并皆佳妙”,以其意味完足故。王蒙牛毛繁皴,少一笔则嫌其太少,倪瓒逸笔草草,多一笔则嫌其太多,正是千锤百炼、惜墨如金的佳例。宇翀画笔法绵密如曹洞禅,静坐默究自能照彻自性清净真如。而笔笔坚实不妄发,则如枯木禅,不得“大死”,何以“大活”?其默坐沉静之力,正如枯木逢春。

  董香光曾赞丁南羽画如“生力驹、顺风鸿”,并认为:“诗文书画,少而工,老而淡,淡胜工,不工亦何能淡?东坡云,笔势峥嵘,文采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实非平淡,绚烂之极也。”宇翀之作,能以秀润工细而造平淡绚烂,正是得鱼忘筌、不计其工拙者。观其画即可想见宇翀伏案庄敬之态,固不辜负武肃王之“善”,而“敬”乃涵养本原,可知其日用本领功夫所积,将来穷理尽性直入堂奥,亦垂手而得。

  ——颜徵颐(艺术史博士)

1 2 3 共3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