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江谈高校艺术博物馆:无展览不人生-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高端访谈

许江谈高校艺术博物馆:无展览不人生

2019-01-07 09:36:28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Q:许院长,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您怎么看中国美院的艺术博物馆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

  许江:四十年前的美院,闲阶清凉,疏林冷月。那时的美术馆实质上是陈列馆,却又被省京剧团占着,展厅被作为练功房,吊嗓之声在馆宇中徘徊。半年后,陈列馆归还,迅速成了学院众人关注的中心。1976年伊始,学院将买汽车的钱省下来,买了一批国际书展中的外国美术图册。为了让大家开眼界,便在陈列馆中展出,画册置于玻璃台下,一日一页翻阅,却引得每日数千人来观,不仅美院师生,更有整个华东的艺术青年涌来。欧洲印象派、后印象派以及二十世纪初年的艺术史,最早就是在这样的橱窗阅读中与师生晤面。两个月之后,七七级油画班江南写生,带回一批“红色”的风景,就在陈列馆中展出。众师生称奇之余,仍给予叫好支持。春夏的夜晚,在陈列馆的二楼,中青年教师们纷纷拿出在改革开放前偷练的功夫(小作品)办小型的特展,并在展厅中举行诸多讲座,现身演说艺中甘苦,人生悲欢。隔日,小展结束,展厅又被用作舞厅,师生们又如人民公社社员一般,按了四步、五步的节拍,旋转放松的身姿。陈列馆在那个年代正是白昼和夜晚都热闹的中心。

  又两年过去,展览开始密集,吴冠中先生江南写生来此办展,央美研究生毕业展也远道来此。随着七七级的毕业展纷至沓来,陈列馆变得躁动不安起来,开放初年背景下的青年开始将这里作为战场,来宣示自己的叛逆和创意,到了1985年的时候,陈列馆不仅亮相本届毕业生的某种群体性的“冷表现”,而且出现“新空间”等前卫性特展。这些展览直若塞外清笳,秋尽离人,过目难忘,作为那个时代的标志,留在美院的历史中。又接着,赵无极绘画讲习班在此办展,万曼先生壁挂工作室在此办展,中青年教师创作组年展在此办展,随着陈列馆变得如美术馆那般纯粹,这些展览越发留在一代人的难忘记忆中。

1 2 3 4 共4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