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学雷:拂去蒙尘让山西古陶瓷重现光芒-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高端访谈

郭学雷:拂去蒙尘让山西古陶瓷重现光芒

2019-06-18 09:01:34  来源:山西晚报

三彩琉璃镂空龙凤纹熏炉(元)。

  一份割舍不断的乡土情结

  历史上,山西古陶瓷一直因周边窑业的影响而明珠蒙尘、鲜为人知,甚至山西陶瓷还会被冠以其他窑的名字,比较知名的就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河津窑瓷枕,枕上有乾隆御题诗一首:“瓷中定州猶椎轮,丹青弗藉传色粉。懿兹芳枕质朴淳,蛤粉为釉铺以匀。铅气火气净且沦,粹然古貌如道人。通灵一穴堪眠云,信能忘忧能怡神。至人无梦方宜陈,小哉邯郸漫云云。”在这首诗中,乾隆对珍珠地刻花瓷枕称赞有加,但是他却赞错了对象,误认为其为河北定窑白瓷。后经考古认证,这件瓷枕出自山西河津窑。看来河津窑的美名,在乾隆时,就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不为人知了。

  山西古陶瓷为什么会被世人低估?郭学雷解释,这和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环境有关系,“山西位于冀、豫、陕的中间区域,太行山以东,有河北的邢窑、定窑、磁州窑等,黄河以南,又是河南窑业聚集发达的一个区域。另外,由于山西窑和周边的窑业技术交流非常密切,在陶瓷面貌上也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所以在不了解山西窑的情况下,很容易将其混同做周边的东西。海外很多重要的山西藏品,都被冠以其他窑的名字。山西窑就没有一个合适的身份,它是不是山西窑,和山西窑有什么关系也说不清楚。”

  经过几代文博人的艰辛探索,山西古陶瓷的神秘面纱终于逐渐得以揭开。拂去蒙尘,让人们重新认识山西古陶瓷的地位和成就,这也是郭学雷的策展初衷。

  此次策展,对于郭学雷来说,还有一份割舍不断的家乡情结。郭学雷是山西临汾人,1986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考古专业,此后在山西文物总店(今称山西文物交流中心)工作了7年。由于文物市场很庞杂,各个领域的知识都要涉及,包括陶瓷、书法、青铜、玉器等,因此,在这7年中,他的文物鉴别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1992年至1993年期间,国家文物局组织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考试,郭学雷一举拿下三项国家鉴定资质,其中就包括陶瓷。1997年,他离开山西前往深圳,从事海关查没文物鉴定工作。后来随着形势的转变,他又慢慢地转向学术层面,做了很多研究,比如钧窑年代的考证等等,在海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被调到深圳博物馆后,他又做了大量影响较大的学术展览。

  因为今年恰逢山西博物院建院100周年,当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邀请郭学雷来做这次年度大展时,他很高兴,“虽然已经离开了20多年,但山西毕竟是自己的家乡,对山西的文物始终多一份惦念和关爱,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山西的东西,我就会非常关注,山西陶瓷学术脉络上的资料一直在系统地收集整理着,从未间断。”

1 2 3 共3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