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黎坤:行者无疆 步履不停-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业界大师

韩黎坤:行者无疆 步履不停

2017-10-17 10:05:21  来源:美术报

韩黎坤作品 与神的对话 

        韩黎坤工作室的墙上挂着一幅水彩画,勾勒出一个小孩子伏案作画的背影,“我画的是儿子念小学三年级时,三口之家住在一间只有20平方大小的房间里,他自己在房间里画画。”韩黎坤笑着答道,“儿子附中升到大学念的是油画系,后来做金融去了,我们家长随他,可没有规定他以后当画家,哈哈。”在偌大一个画桌上堆满了书籍、他刻的印章及画作,还有几十本大大小小的笔记本,韩黎坤说他的笔记都是竖写的,从1917年记到现在,诗歌、随笔记录下对万物的思考等等什么都有,从上附中开始就有了这样的习惯。

  “我画画最早是从兴趣出发,没有功利的目的。曾祖父是画画的,到我这一代,我的画桌就是曾祖父留下的,有一个砚台。以前给爸爸、妈妈、外婆画速写,很多素描作品留在了系里。考上了附中后,虽然那时候学的都是西洋绘画,但是我对中国传统的诗、书、画、印四门功课,印象很深,也许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在苏州,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氛也比较浓厚。一方面学正统的功课,同时对潘天寿、诸乐三、吴茀之、陆俨少都比较关注。”

  1963年本科毕业后,作为班长,韩黎坤得带头支援边疆,其他人都分配到上海等地,有些改行了,而他被分配到东北所谓专业对口的工作。先是去了吉林省长白山的文化馆,后来去了东辽县,这个县地图上都找不到,一待就是8年。“大饼子跟高粱米吃了8年,开始咽不下去,还好身体底子比较好,从小喜欢锻炼的缘故,我是我们学校篮球队队长、乒乓球队队长,学生会体育部部长。”那时候没有时间做创作,要做画廊报,国家大事编一编,文字与插图,在三合板上糊上白纸,在上面写写画画,一块块贴上去,给过路人看。一期12块,一个月更新编辑一次,剩下的时间打杂,布置会场,东辽县里开大会,写标语。1972年调回到苏州的纺织工业局搞宣传。1977年苏州画院恢复,借调到苏州文化馆工作。1978年回美院,成为全国第一届研究生,当时一共有18个学生,人称“十八罗汉”,版画系由赵从藻、赵延年带领,那一年韩黎坤38岁。两年的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开始了教师生涯,这一教就是16年。

  学贯中西融会贯通

  1980年研究生留校任教,尽心尽力,韩黎坤说他在版画创作上也做出了一点小成绩,但始终也没有停下在宣纸上的作业。“相信融合会有新生机,是改革开放给了我更多抉择的勇气和自由。我安于‘叛逆’,甘当‘半路出家的和尚’”。

  “开放的时代,说白了就是融合的时代。民办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时常会冒出这样一个念头,我们似乎又站到了林风眠1926年返国办学时的起点: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尽管时代不同了,但是要解决的问题恰是同样的,这么一想,很使人困惑。由此也便联想到五四运动后带来的第一次思想解放,造就了一大批成为往后中国文化脊梁的精英学子,其中艺术界就可以列出一长串的名单。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对传统都有扎实的功底与修养,对中西两种艺术都有深入的理解与把握,学贯中西,融会贯通。在美术界,能融合圆满而可成为楷模,成为一代大师的,在韩黎坤心目中,首推林风眠和李可染。

  对艺术的使命而言,这个躁动的年代,有着太多的诱惑。一帮穷怕了的学子以及后来者们,承受何止于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冲撞,要知道激烈而无可讳避的,更在使命与现实两难的抉择和调和之上,“我们不少人已被‘逼’得难免乖巧,难避浅薄,也过分地聪明伶俐,这实在是一种历史的悲哀。”

1 2 共2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