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砖画中的“古琴”-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点评

竹林七贤砖画中的“古琴”

2018-04-20 14:13:35  来源:中国文化报

  琴为四艺之首,儒家将琴学提升到超越其他乐器的地位。古人语“君子无故,不撤琴瑟”,士大夫居家的标准形象是“左琴右书”,古人人格精神的一种高超境界是“剑胆琴心”。因此,琴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地位之高,触用之频,与人之亲近,远胜于今,而古人所状画描摹的“琴”的形象和摆放方式,也大多是非常准确的。

  目前传世最久且依然可以弹奏的“琴”,是唐代器物。形制与今天的“古琴”基本一致。有七弦,十三徽,琴额、岳山在右,琴尾、龙龈在左,十三徽在一弦之外,即远离弹奏者的一边,弹奏者右手抹挑勾剔,左手吟猱绰注,这种“琴”的形制与演奏方式,至少有实物证明,自唐代开始,便基本定型。比如顾恺之《斫琴图》,其中琴的形制与后世相同,与前朝汉代初期“琴”不同;北齐《校书图》,其中琴的形象与唐琴无两,而且一琴横置时,也是琴额右置,琴尾左置;宋徽宗《听琴图》,其摆放位置、弹奏姿态非常标准,与当下相同。往后还有元朝王振鹏的《伯牙鼓琴图》、明朝杜堇的《梅下横琴图》、清代禹之鼎《幽篁坐啸图》等。民国之后,古琴渐从文人案头消失,对琴的陌生导致了很多文艺作品的摹画错误,今天不少影视剧里,古琴的摆放方向、方式,常常错误。

  说回《国家宝藏》中袁弘先生所饰演的嵇康。第一眼看到嵇康抚琴的镜头时候,我相信很多“琴人”都会发现,其古琴摆放方向反了。但是,这次袁弘不需要“背锅”,央视也不需要背锅,因为他们所演绎的,正是南朝竹林七贤砖画的真实画面。

  可以说,这幅国宝级文物里“琴”的摆放方向本身反了。

  还要说明的是,并不是“琴”的方向摆放反了,而是整个“琴”制作错了。

  从目前所存实物的唐代古琴来看,甚至从目前所存汉代陶俑、南北朝图画资料来看,如果我们就认为古琴是唐琴以及汉俑、南北朝画作中的模样,那么竹林七贤中砖画中的“琴”,并不曾真实存在于中国古代。

  “琴”的历史源远流长,此处不做过多叙述,就看离七贤年代较近的前朝,汉的琴,以及后来南北朝的琴,可以看出端倪。中国古代弦乐,汉之前最著名的几种:琴、瑟、筑。琴的形象,屡见于汉代陶俑,甚至有实物出土,如曾侯乙墓中的十弦琴、马王堆汉墓中的七弦琴等等。

1 2 3 共3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